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书》的灵感之源

(2007-11-13 09:57:49)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昨天看了黎海宁新作《女书》的排练片段,很有感觉。作品明显分成两种风格,交替出现:一种是西方音乐为伴奏,演员以现代人的身份上场,感情冲突强烈,男与女在进行两性之间的抗争,而另一种则温婉含蓄,更多是我们想象中,东方世界的男人们背后,那一班被遗忘却又无言失语的女人。

  其后跟黎海宁谈起《女书》,才知道她的新作灵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香港两位女作家西西和黄碧云的文学作品:西西是香港当代的文坛泰斗,她的文字充满感性却又机敏活泼,充分体现了现代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女性,的飘逸和洒脱;黄碧云比西西年青,却是新一代香港女作家中的舵手,有人甚至认为她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代表,对女性在社会上的处境,有着非凡的洞悉力。

  黎海宁用舞蹈来演绎西西和黄碧云,单是这个阵势已经叫我对《女书》充满期待,但更吸引我的,是作品中的第二道灵感泉源,来自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说老实话,我是看黎海宁的舞蹈作品介绍时,才知道世界上有着那么独特的文字和文字背后昭示的文化现象──对我来说,这种文字的存在,让我陡然发现历史上确实存在着许多女性生活在男人社会里的委曲和不公。黎海宁的舞蹈涉猎古今中外,欣赏她的作品,不单是艺术上的怡情,更常常获得文化上的震撼,对生命的品味也自然有所开悟。

    甚么是「女书」?女书是记录湖南省江永县一带方言的文字,由于只在妇女中流传,故泛称女书。它被发现于1980年代,是世界上迄今唯一的女性文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字形似汉字,但与汉字不同:其形体倾斜,略呈菱形,笔划纤细秀丽,亦因而被称为「长脚文」。女书由点、圈、撇、捺、折五种笔画组成,行文自上而下,从右至左,没有标点,与中国古代相同。至今共发现约一千五百多个女书文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当地妇女们爱用女书创作诗歌,主要为七言诗,亦有少数五言诗。一般书写在精致的宣纸、扇面、布帕上。作品内容广泛,由女子出嫁、结拜姐妹、祭祀和悼念,到记录身世、历史大事及民间故事等。

    女书的传承是母女世代传袭,传女不传男。有学者认为,经过数千年男权思想的禁锢,一般女性没机会读书认字,当地妇女便因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将受压迫的痛苦写及唱出来,使心灵得到慰藉,成为精神寄托。

    纵使女书的保护工作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有关女书的研究却随着女书最后一位传人的去世,令收集及整理的工作上越见困难。加上依当地习俗,大多数女书作品会随著作者的去世而被焚化,使现存的女书作品越来越少,以致起源、字义等多个重要课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我希望黎海宁的舞蹈《女书》,能够唤起社会对这些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文化和生活的关注。最低限度,我个人会从此对女书多了一分关心。

 

看清楚「女书」是什样子:

《女书》的灵感之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