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主办的「香港文化系列」,除了向北京的观众介绍香港的艺术之外,我发现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向前来北京参加活动的香港艺术家们介绍北京的变化。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自不用说,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雍和宫等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平时没有太多机会来北京旅游的香港人大开眼界。不过,也因为这些传统遗产太具特色,往往使旅游人士忽略了北京现代化对生活影响的一面。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好是坏,当中有什么毛病或是机遇,将来我想慢慢为文发表自己的感受。不过这次香港的舞者来到北京,我先后带着不同的团队:城市当代舞蹈团、不加锁舞踊馆、惠美—跳舞、新约舞流,在不同的日子里逛不同的地方,一方面从新体味北京风貌,另方面又看见来自香港的舞者们对北京变化的反应,自己的感受也因而特别强烈。
舞者们对北京市容的变化叹为观止,不但是新建筑物以极度现代感的造型出现(如国家剧院的珍珠、奥林匹克的鸟巢、水立方等),连老建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我喜欢带香港演员去逛位于东城区离雷动天下不远的一条胡同——南锣鼓巷。去年才翻修完毕的小街巷,小店铺一个接一个。本来是清一色的传统小卖店和小吃店,现在越来越多新潮店铺进驻;新旧交替的感觉浓烈,难得的是新搬进来的小店铺的老板们挺懂规矩,装修布局斯文而不张扬,保持着小巷子的宁静和谐。
平时我在雷动天下排练,中午休息或下班的时候,喜欢到这里走走,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感受一下巷子里的新与旧交替间的安详,也可以观察传统和现代相碰撞下的默然和理所当然。
朋友们特别喜欢这里,黎海宁在这条小巷子里流连购物、陈德昌在这里谋杀了不少胶卷(不!他好像改用了数码相机)、我跟云门舞集的行政总监叶雯雯在这里的小咖啡室里聊天聊了一个下午。最夸张的一次,是带着一大帮演员到这里的一个很时尚的馆子吃饭,十六个人吃了好多好多食物,埋单结算,每个人才二十六块人民币,大家都惊讶得叫起来,这是在其他地方(比如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价钱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