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点建议:关于观众和市场──思考之六

(2007-05-28 00:33:11)
        「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环境因素,是观众和市场。‘观众’概念跟‘市场’ 概念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两者混淆。有些朋友因为现代舞强调个性、表现自我而担心地问:“现代舞还需要观众吗?”

        表演艺术和观众的关系,就像是‘火’和‘光’的关系。有火,自然有光,只不过有些火的光会明亮一点,有些则暗淡一点而已。现代舞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由舞者以身体为工具,用动作做媒介,表达所思所感,向谁表达?就是观众。舞蹈和观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完整地做好一个舞蹈,还必须在观众面前演出,一个人关起门来对着镜子乱晃,或者在浴室里淋浴时乱吼,我们称之为自娱自乐,没有经过在观众面前表演过的舞蹈或音乐,严格来说,还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舞蹈在演出之前,会进行宣传,宣传可大可小。大至花巨资印刷精美海报、购买电视广播时段、刊登报章广告版面,然后在大型体育馆里举行盛大演出,观众可达数千以至上万人;小至只是口头告诉几位谈得来的朋友,相聚在家里的小房间里,也可以进行舞蹈表演。前者是声势夺人的火光熊熊,而后者是春天里的小小萤火。无论是大火或是小火,都会发出光,为世界添上亮色。

        所以,现代舞需要观众,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一个艺术品需要多少观众才足够,这是一个‘市场’概念,跟艺术品有没有‘观众’无关。记得雷动天下在北京海淀剧场的演出,全场爆满,可一位记者朋友看后进行采访,提出的问题是:「我很喜欢这样的舞蹈,但它会有观众吗?」当时我不明白,还指出剧场坐满的全是买票的观众,但她还是担心地问:「我的意思是一般的观众,你们只演一场,如果要演第二场就不行了吧?」就是这个问题,显示出她对‘观众’和‘市场’两者观念上的混淆。

       可能是中国刚刚踏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许多朋友满脑子都是市场价值观念,认为什么货品的市场都是越大越好,顾客越多越好。记得广州的电视台朋友要为广东现代舞团拍一个专辑,主持人询问的一个问题是:「现代舞有市场吗?」我解释现代舞的市场是属于小众范围的市场,主持人特别不理解,然后问舞者:「你们觉得跳现代舞有前途吗?」舞者的答案大同小异,都是说很喜欢这份工作,会继续跳下去。但主持人明显不满意答案,还一个劲的到处追问,甚至跑到房间里悄悄地进行揭密式的专访,要问清楚舞者们,真得觉得有前途吗?后来大家都烦了,不明白主持人到底要问什么,聚在一块商量,才搞清楚主持人其实是问,我们跳现代舞的有「钱途」吗!

        只要进行适当的宣传介绍,现代舞是肯定有观众的,但它的市场有多大,便需要我们清醒地去衡量计算了。有些年青冲动的朋友,因为看见现代舞有不少铁干观众,就认为现代舞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只要扩大宣传,登高一呼,就会万民响应。事实上,我们睁开眼睛一瞄,就知道今天中国的市场需要什么——四大天王,超级女声,还有张艺谋的(后期)电影。现代舞要扩大市场吗?很容易,请四大天王的其中一个来客串一把,或者给超级女声伴舞,要不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捞个出头露面的机会,都会有许多人来买票捧场,但买票的人是来看现代舞的吗?是现代舞的观众吗?

        为了打开市场,常常有这样一个提议:我们先做一点让观众容易接受(不那么个性化)的现代舞,吸引了他们来看了,才会培养扩大现代舞的市场。所以提议说到学校里演出,要编排合适学生口味的现代舞;到农村里演出,要编排合适农民口味的现代舞;到医院里演出,要编排合适病人口味的现代舞;上电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要编排合适全国人民口味的现代舞。问题是,合适各方口味的舞蹈还是现代舞吗?喜欢上那样舞蹈的人就是现代舞的观众吗?

        1989年,我为广东现代舞团的前身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实验班编排了一台现代舞剧《都市浪漫》,很火,不单在广州大受欢迎,在汕头连演七场,场场爆满,甚至下乡演出,农民也喜欢的不得了。可是当我1998年准备离开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时候,舞团接受汕头方面邀请演出,还是指定要《都市浪漫》,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好听的流行音乐,有漂亮的服饰,有优美的舞姿;当我介绍别的更加优秀、更有‘个性’的舞蹈时,邀请方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看过《都市浪漫》,觉得那个才好看,他们要看的不是现代舞,是《都市浪漫》。

        2000年我在香港城市当代排演了一台《三千宠爱》,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美色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请来袁咏仪作嘉宾演出,因为她既是以当选香港小姐出道,又是电影中的‘影后’级别演员,在舞剧里有着代表美色和权力的象征意义,难得她又能全力投入排练和演出,我是十分满意的。《三千宠爱》的演出非常成功,票房比城市当代的其他演出多卖了两千张票,可是恰恰有许多城市当代的铁干观众没有来买票,后来告诉我因为袁咏仪的出现,使他们觉得商业味太浓而拒绝观看。至于那些买票来看《三千宠爱》的多出来的两千多‘市场’观众呢?他们既然因为袁咏仪而来,以后现代舞里没有了袁咏仪,便自然不来看现代舞了!

        我们搞现代舞的,要分清观众和市场的区别: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样的现代舞观众,不用我们操心,因为真正的现代舞观众知道,现代舞不是为他们而跳,他们要看的是舞者们怎样为自己而舞,这种‘为自己而舞’正是现代舞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相对于许多传统歌舞表演,在舞台上向观众挤眉弄眼,害怕观众不知道舞蹈是为他们而跳,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魅力了。

        每个城市都会有不同的现代舞市场,市场或大或小,取决于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和人民的需求。当大部分人只是追求娱乐,希望看见舞者为了取悦观众而施尽浑身解数的话,现代舞的市场就会相对小;如果开始有人不满足于艺术只是单纯娱乐功能或美的享受的话,那现代舞的市场便会慢慢长大。

        那我们的核心舞团是不是就不用做宣传和教育普及的工作呢?当然要做,可是在做的时候,我们心里知道,我们不是用现代舞来‘打开市场’,因为这就好比要用现代舞来改变社会状况或提升人民素质,是吃力又不切实的事;我们是为现代舞‘找寻观众’,谁知道,在某一个城市当中,躲在某一个社会的角落里,就有那么一个人,看厌看烦了合适全国人民口味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后,正在等着现代舞的出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如珠如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