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入藏必去的十座最美小城

标签:
总第345期8版-1杂谈 |
驴友入藏必去的十座最美小城
林芝山水
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林芝称得上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一直是旅游考察、探险的圣地。
位于西藏东部的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莽莽林海,花之海洋。此处景色与西藏其他地区迥然不同,一派森林云海风光,冰川衬森林、碧湖映雪山。每到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冼,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林芝属藏东南河谷地带,冬季平均温度在0度以上,夏季平均温度为20度。
林芝县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主要景区有尼洋河谷经济区、帕隆藏布江景区。
去林芝,于山寨竹屋栖身,于白云山际放歌,是融入自然、荡涤尘垢的梦幻旅途,亦是摄影、科考、探险的绝佳去处。
察偶梯田
从川藏线进藏的人,到了然乌,便可到察隅观光一番。察隅全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一派江南景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察隅,在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的地方,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所以察隅又称为“水乡”。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层层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
察隅境内崇山峻岭,峡谷深切,高差达千米以上,海拔最低还不到1400米。由于这里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潮湿,年平均气温都在5度以上,年降雨量更是高过1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气候、生物等自然条件的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察隅地区带来了一派江南风光。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物产特别丰富,各种蔬菜瓜果及稻米都能在这里生长。闻名的西藏珠峰茶就是首先在这里培植的。
波密风光
波密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这里雪山环抱,湖泊迷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卡钦冰川的发源地。整条冰川长达19公里,面积约90平方公里。波密平均海拔4200米,而县城所在地扎木镇的海拔则为2750米。在年平均气温摄氏10度左右的波密停留,你会发现西藏江南的秀丽景色。这里位于雅鲁藏布江东岸,3、4月份为桃花盛开的季节,四周高耸的雪山包围着波密的小村庄,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红、黄、绿一片。这种韵味独特的美,令人欣喜若狂。
到了波密就一定要去然乌,这里雪山环绕,湖泊众多,是帕龙藏布江的发源地,有“西藏的瑞士”之称;也有“西天瑶池”之誉。然乌距离扎木镇129公里,是川藏公路拐进察隅的唯一通道。
小镇紧挨着然乌公路边,湖的北面是一座长列雪山,众多的冰川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湖中,湖面海拔3800多米,湖中小岛长满一片云杉,与雪山遥相呼应。太阳升起时,晶莹透绿的湖水变得深蓝,如明镜将雪山、白云和周围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上,绕湖走一圈,仿佛回到了梦中的童话世界。
波密另一好去处就是岗乡自然保护区,位于帕隆藏布江边,被雪山、冰川包围,森林垂直分布在峡谷中。每当云海出现,雪山下的村庄如同天外仙境,此时、此刻,你的心灵会有触电的感觉。
米林雪山
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高山峡谷区域,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3700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尼洋河水碧绿清澈,河岸有鲜艳的杜鹃花丛,花瓣落在河中,随水流漂浮,成群的鱼儿追逐着游动的花瓣,恍若梦中。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缭绕在轻薄的雾中,幽蓝色的雾霭给人梦幻般的遐想,令人思绪飞扬。念青唐古拉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夹峙着山间谷地,洁白的雪峰与翠绿的森林相映,山间有乱云飞渡。霞光照射,层林尽染,雪山、飞云、翠林无不发出令人难以描摹的瑰丽光彩,绚丽夺目。
米林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绿,雪山绵延;奔腾的江河,纵横交错,一泻千里,沿江怪石险滩引人入胜;陡峭险峻的高山峡谷,秀美独特。这里有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处秘境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美丽神话传说终年云遮雾绕难以征服的世界十五高峰之一的南迦巴瓦峰,有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汇合后形成的倒流景观,有祛病养身的格嘎天然温泉,有保护完好的南伊扎贡沟原始森林和植被,有著名的扎西绕登、羌纳寺两大宗教文化景观,当地“工布节”、“萨嘎达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更是令人陶醉其中。
稻城秋色
稻城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的地理、地貌都较特殊,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山脊河谷相间,既有终年积雪的高海拔山岭,又有幽深诡秘的低海拔河谷,还有宽阔的草场,潺潺的溪流,景色变幻多姿。山势雄秀,四季景色分明,但是最令人陶醉的还是这里的秋色:红的娇艳,黄的明丽,绿的柔和,层林尽染。东义河如一匹骏马自俄初山飞驰而下,两岸石木参天,五色海变化无穷。山下草原,珍禽异兽与人和谐相处。
192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陆续刊登了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洛克博士在中国滇、川、藏科考的照片和文章,其中部分内容就源自稻城。这些照片和文章后来成了英国作家希尔顿1933年发表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创作素材。该小说的畅销,令西方世界掀起一股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稻城被认为是“香格里拉”的中心,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理塘花海
“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仅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来。”仓央嘉措的情歌数百年来传唱着这片洁白仙鹤留恋的净土——理塘。
理塘,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东距州府康定285公里,川藏国道公路横穿县城,理(塘)乡(城)至云南省的公路亦由此始。
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圣地”孕育了浓厚的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融“险、峻、高、雄”于一炉,集“奇、伟、雅、秀”于一体。这里既有康南第一峰格聂圣山,广阔无垠的毛垭大草原,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奇峰异洞的扎嘎山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帽盒山温泉群等;又有驰名中外的康区最大的黄教寺庙科尔寺,享誉世界的白教发祥地冷谷寺;还有历史悠久盛况空前的赛马会,独具浓郁民族风情的帐篷城,拥有渊源历史、现代技术与民族工艺相结合而建成的康区第一个“白塔公园”等。
理塘城内街道清洁宽阔,市容整洁,城外有辽阔的草原,夏秋季节,绿草茵茵,百花盛开,溪水弯曲流经草原。每年8月在草原上举行“理塘八一赛马节”,搭在草原上的数千顶帐篷,十分壮观。县城附近的毛垭温泉为大型地热温泉,可尽情沐浴的室内和露天温泉不计其数。
墨脱山村
墨脱位于藏东南边陲,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怀抱中,藏语之意是“鲜花盛开的坝子”,在西藏佛教经典中被称为“莲花圣地”,被世人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是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及探险者神往之地。
墨脱遍地是宝,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西藏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此。它所处之地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藏传佛教中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历史上这里曾为众多的佛教徒所向往,信徒们均把一生中能去一次白马岗视为最大幸事。
普兰小镇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之围中“雪山环绕的地方”。
孔雀河谷地带景色优美,四周雪峰峻峭,雪峰下是风化的砾石和黄沙形成的堆积层,起伏有序,沟壑纵横。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形成了青藏高原难得一见的湿润气候,大片的绿洲似翡翠般镶嵌在孔雀河谷,错落有序的村庄,缭绕的炊烟,赶着牛羊的牧童和转经的老人,使人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现为国家二类口岸。来到普兰,就不要漏游具有普兰民俗代表性的科迦村。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边境的协尔瓦。协尔瓦村隔河与尼泊尔相望。每年夏、冬季,尼泊尔商人在普兰“国际市场”逗留做生意,夏季,尼泊尔商人拉着泊来品如法国香水、印度香等从这里入境,在冬季前,再将收购的羊毛和羊带回尼泊尔。衣着艳丽的尼泊尔姑娘堪称普兰一景。这里既能看到尼泊尔、印度有钱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褴褛的尼泊尔背夫,使普兰具“国际性”色彩。
亚东民俗
亚东,藏语意为“漩谷”或“急流的深谷”。
西临锡金,东临不丹,正前方离印度噶伦堡只有80公里,是西藏南面真正的门户。由于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这里冬天也吹东南风,四季常青。
最高的那座山峰,名叫卓姆拉里,海拔7364米,是民间传说的喜玛拉雅山七仙女之一,与珠穆朗玛峰并列横亘在喜玛拉雅中段,其山势险峻,吸引了很多登山者,但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
雪山下是一个长形的高山湖泊,湖水由雪山融雪供给,清澈透明,在阳光、蓝天、雪山的映衬下,呈现出浅蓝、深蓝、浅绿、深绿、墨绿等多层颜色。湖面不时掠过不知名的水鸟,湖上黄鸭双双对对在水中嬉戏。而湖岸,开满了各色小野花,牛、羊、帐篷、牧人散落其间,悠然自得。
沿亚东河谷南行,一边是湍急的溪流,卷出层层叠叠的飞瀑和浪花,一边是云雾缭绕的高山,覆盖着青翠茂密的丛林。越往南走海拔越低,来自印度洋的阵阵暖风迎面扑过,空气也湿润起来,植物也越来越丰富,山上河边长满了奇花异草,任你有多少只眼睛,此时也仿佛不够用了。
亚东小镇上,静静散布的几十个村庄以河谷最开阔处为中心,那是镇政府所在的下司马镇。从帕里和温泉流来的两条河流,在这里汇合,穿城而过,流入不丹,两岸青山中,一栋栋房屋时隐时现。与西藏其它口岸不同,在亚东,虽有其他民族在此营生,却仍以藏族居民为主,因此这里的民宅多是两层松木藏式阁楼,油漆得花花绿绿,房顶喜欢用亮闪闪的铁皮,在阳光下耀眼得很。也有藏式石砌楼房点缀其间,房屋的门窗、栏杆和屋檐等处往往有手工雕刻或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艳丽。当地居民大多爱花,屋前的小院、楼上的阳台,抑或是窄窄的窗台和居民家中,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
丹巴藏寨风情
丹巴,被誉为“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它距成都368公里,是嘉绒藏族风情文化的中心。地处甘孜州东大门,属岷山、邛崃山高山区,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
在丹巴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群峰、峡谷、森林、草原和众多的冰川、湖泊、温泉等有机地组成了独具特色、雄伟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4.2℃。
丹巴的文化积淀深厚,中路古遗址表明数千年前嘉绒藏族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石室建筑文化,自古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嘉绒藏寨依山而卧,白色主调与绿茸般的背景巧妙搭配,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
深厚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丹巴一代又一代玉雕佳丽,因此丹巴又称“美人谷”。西夏皇族后裔的血质禀赋,唐代“东女国”的遗风流韵,明清宫廷服饰的浓妆素裹,嘉绒藏族传统歌舞的锦上添花,使丹巴姑娘与众不同。
在丹巴,让你惊叹的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景色壮丽的党岭景区、美不胜收的天堂谷、嘉绒藏区最著名的墨尔多神山、奇峰如林的东谷天然盆景、雄奇壮观的大渡河大峡谷、险峻幽幻的大金川河谷、旖旎迷人的莫斯卡草原、奇异独特的天然石英“壁画”……都会让你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