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裘山山:西藏的树

(2008-04-03 16:52:09)
标签:

总第317期8版-2

杂谈

西藏的树
裘山山


  一直听说日喀则郊区有一片红树林,很漂亮。我去过日喀则多次竟不知道。听名字像异国风景。我们
起了个大早去看红树林。
  街上很静。也许这个城市就没有嘈杂的时候。我们没行多远,就看到了那片树林。
  红树林其实不红,它就是柳树林,同样是绿的树冠,同样是褐的树干,与其他柳树一样。风吹过,也
同样摇曳着,婀娜多姿。它在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霜雪雨后活了下来,成了一道风景。最粗的几棵,树干被涂成了红色,是那种寺庙里特有的红色。据说,那是喇嘛涂的,他们认为这些树是神树,涂以红色表示吉祥,红树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在我以往的感觉里,柳树是柔弱的,纤细秀丽的。比如我故乡西湖边的柳,它们和桃树夹杂着,沿堤
而生,与西湖秀作一处,十分和谐。但在见到了西藏的柳树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原来柳树可以那么强壮,那么有耐力!
  川藏线上的白马兵站,有一院子的大柳树,这片柳树是西藏特有的左旋柳。树的枝干是旋转着生长的
,模样很像小时候我帮母亲扭过的被单,当然,人家比被单粗壮多了,硬朗多了。

裘山山:西藏的树
  我喜欢西藏的树。不仅仅因为西藏的树很珍贵,而是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美丽,非同一般。你在西藏的
路上跑,要么看不到树,一旦看到了,肯定是极其茂盛的,健壮的。即便脚下是沙砾,枝干上覆盖着冰雪,它都充满活力。也许真正健壮的树,恰是因为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恰是在最难成活的环境里活了下来的
  特别是往日喀则方向走的时候,汽车沿冈底斯山脉前行,一路看到的,全是褐色的山峦,褐色的沙砾
地,没有一点绿色。但是走着走着,你眼前突然一亮:某一处的山洼,一股清泉般的绿色从山中涌了出来,那便是树。数量可能不多,但只要有树,便有人家,有牛羊,有炊烟,有生命。我不知道人们是居而种树,还是逐树而居?
  西藏最茂盛的树木在海拔相对低一些的藏东南。如果你去米林,从山南翻过加查山之后,一路上,就
经常可以看到大如天伞般的树了。我记得有一棵大核桃树,极其壮观,恨不能把整个村庄都罩在树下。站在树下一抬头,满眼密密匝匝的,全是圆圆的绿皮核桃,像挂满了小灯笼。我很想把它拍下来,却怎么都无法拍全,好像面对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座果园。
  军区大院的树,也很棒。路两边,和办公区里的柳树。都那么粗壮,那么茂盛。都是左旋柳。我在猜
想,是不是因为它要躲避风雪,扭过去扭过来,就长成了这样?
  这些树,都是当年十八军种下的。50多年前18军到拉萨时,军区大院这个位置是一片荒地。要安营扎
寨,首先就得种树。树种下了,心就定了。树和他们一起扎根。
  人们常说西藏是神奇的,在我看来,神奇之一,就是栽下去的树要么不能成活,若活了,任凭风摧雪
残,也必定比内地长得更高更壮。如果是花,必定比内地更美更艳。如果是果,必定比内地更香更甜。
  据资料记载,50年代初18军为了在西藏扎下根,自己开荒种地,种出的南瓜萝卜,每个都大如娃娃,
重达五六十斤,土豆一个就有半斤。蔬菜丰收的时候,当地百姓看得眼睛都大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18军当年种下的树,如今早已成行,成林,成荫,成世界。每棵树都记录着拉萨的
变迁,记录着戍边军人走过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在我看来,它们个个都该挂上古木保护的牌子。
  我去海拔最高的邦达兵站时,非常欣喜的看见,他们在那里种活了树。邦达海拔太高,气候太冷,方
圆几十里从古至今没有一棵树。据说曾有领导讲,谁在邦达种活一棵树,就给谁立功。我去之前,听说他们种活了138棵,不知立功没有?
  那天我一到邦达兵站就迫不及待要看他们的树。站长虽然忙得不行,还是马上陪我去了。他把我带到
房后,果然,我看见了那些树,是些一人多高的柳树和杨树。尽管寒风阵阵,树的叶子毕竟是碧绿的,昭示着它们的勃勃生机。站长坦率的告诉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又冻死了几棵,现在已经没有18棵了。不过,站长马上说,今年春天我们在新建的兵站又种下去200多棵树,大部分已经活了。站长的样子充满信心。
  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树能在这里存活,实属奇迹。这里不但海拔高,而且气温极低,年平均最高温
度15度,冬天常常降至零下30多度。四周全是光秃秃的山,不要说暴风雪来临时无遮无挡,暴风雪不来时也寒冷难耐。种树时官兵们先得挖上又深又大的坑,将下面的冻土融化,然后在坑里垫上薄膜,再垫上厚厚的草,以免冰雪浸入烂根。树又比不得蔬菜,可以盖个大棚把它们罩住,它只能在露天里硬挺着。冬天来临时,官兵们又给每棵树的树干捆上厚厚的草,再套上塑料薄膜,下面的根部培上多多的土,然后再用他们热切的目光去祈求。一旦那些树活过了冬天,春天时抽绿了,那全兵站的人,不,应该说全川藏兵站部的人,都会为之欢呼雀跃。
  西藏的果树也很著名。尤其是苹果树。西藏栽种苹果树的历史,是从十八军开始的。据资料记载,18
军政委谭冠三,是个喜欢种树的人。他号召各部队进驻西藏后,一路种树。谭冠三还亲自试种苹果树,在他的带动下,苹果树终于结出了又甜又脆的苹果。所以西藏的苹果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高原红”,一个是“将军苹果”。
  西藏的日照充足,水又纯净,所以苹果特别好吃。我在185医院采访时,还吃到了他们自制的苹果干。
那里的医生护士告诉我,她们每年都要把吃不完的苹果晒成干,带回内地去。他们觉得他们一年到头呆在西藏,什么也不能为家里做,这是唯一能贡献给家人的了。
  其实他们的贡献,树都知道。
  如果说在西藏,天有多高,山就有多高,那么,比山更高的,就是树了。它们生长在西藏那样高的山
上,肯定比别处的树更早迎接风雪,也更早迎接日出。
  对那样的树,我充满敬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