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07-11-12七版-3 |
美
之
痕
——川藏线上的杜鹃花
文/宫 嘉
文/宫 嘉
杜鹃花在我国东部地区名不惊人,但在西部的横断山区和东西马拉雅的高山峡谷却是大放异彩。西方人被他们吸引早在100多年前,那时候他们不断地奔向我国西南地区,猎取这些美的痕迹。而今天,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正从这片世界上杜鹃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穿过。这条大道,可以说是一条杜鹃花之路,在它的沿线,杜鹃花约有160余种,其中70%以上为中国特有物种,国道成都-拉萨一段杜鹃花资源尤为丰富。
5月,杜鹃花盛开的季节,走在川藏线上,好像置身于一处处花海。川藏线从横断山区的高山和峡谷中通过,这里被覆着广袤的灌丛和草甸,灌丛绝大多数就是杜鹃。在春末,高山上的积雪尚未融化,杜鹃已悄然开放。如果山是极高的山,超过了雪线,你便可以看到永久冰雪带下,粉白或红色的杜鹃在初夏一片片开放,甚至与冰雪圈衔接在一起。
高山下面是河谷,谷底的植被往往是森林,当公路从谷底的森林中通过,你也会看到林中的杜鹃花一团团、一簇簇,像幽暗的森林中燃起了火把,鲜明耀眼。
在河边,杜鹃沿着河岸开的如火如荼,花影留在河水中,花摇曳、影摇曳。林中的杜鹃,已经不是灌丛,而是高大乔木。走进林海,不用抬头看花,仅是铺撒在地上的花瓣已经能营造出迷人的气氛了。
随着海拔的升高,尤其是在川藏线海拔3500-4000米左右的上坡上,我们会发现森林嘎然而止,在林线之上的往往就是暗绿色的杜鹃灌丛。这样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其他植物很难取代小叶杜鹃的统治地位,它的影子播撒处处。
杜鹃花喜欢湿冷的环境,对低温有着很强烈的适应性,它们的根系中没有明显的主根,完全由须根构成,平展在土里,不需要很好的土壤,整个杜鹃灌木丛林可以长在古冰川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砾石上,砾石上面仅有十几厘米厚的一层薄土。对于其他灌木来说,这样的土壤条件它们是很难生存的。而此时杜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的种子多,一个果实里有上百个种子,一束花,就有几千个种子,一株杜鹃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可以孕育出数万的种子,种子洒落四周,很快便有了面积越来越大的杜鹃花群落。在川藏线上,无论是在河谷还是山坡、山顶,到处可以看到杜鹃花。
在冷湿的亚高山灌丛草甸上,枝干扭曲的小叶型杜鹃花灌丛密集地着生于贫瘠的冰上,以惊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寂寞贫寒的环境中静静生长。
植物是会迁移的,像动物一样,只不过它们需要各种媒介,比如风、流水、鸟兽等,但最主要、最快捷的媒介还是人类。在上帝的安排下,欧洲大地仅有9种杜鹃花,而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却有250多种。在漫长的千千万万年中,中国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的杜鹃花在自然界各种媒介的帮助下,迁移的步伐也没有到达过欧洲。但是西方植物采集者仅仅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就让中国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中的各种美丽的杜鹃花开满了欧洲的各个植物园。于是杜鹃花的痕迹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出现在318国道上,它的美也不仅仅体现在绚丽的花朵上,在遥远的欧美植物园内,园艺师将这些高山上灌木状的杜鹃花培育成为路旁的绿篱,让过往的行人充分欣赏杜鹃花的美。
美之痕,撒播山野四方。
5月,杜鹃花盛开的季节,走在川藏线上,好像置身于一处处花海。川藏线从横断山区的高山和峡谷中通过,这里被覆着广袤的灌丛和草甸,灌丛绝大多数就是杜鹃。在春末,高山上的积雪尚未融化,杜鹃已悄然开放。如果山是极高的山,超过了雪线,你便可以看到永久冰雪带下,粉白或红色的杜鹃在初夏一片片开放,甚至与冰雪圈衔接在一起。
高山下面是河谷,谷底的植被往往是森林,当公路从谷底的森林中通过,你也会看到林中的杜鹃花一团团、一簇簇,像幽暗的森林中燃起了火把,鲜明耀眼。
在河边,杜鹃沿着河岸开的如火如荼,花影留在河水中,花摇曳、影摇曳。林中的杜鹃,已经不是灌丛,而是高大乔木。走进林海,不用抬头看花,仅是铺撒在地上的花瓣已经能营造出迷人的气氛了。
随着海拔的升高,尤其是在川藏线海拔3500-4000米左右的上坡上,我们会发现森林嘎然而止,在林线之上的往往就是暗绿色的杜鹃灌丛。这样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其他植物很难取代小叶杜鹃的统治地位,它的影子播撒处处。
杜鹃花喜欢湿冷的环境,对低温有着很强烈的适应性,它们的根系中没有明显的主根,完全由须根构成,平展在土里,不需要很好的土壤,整个杜鹃灌木丛林可以长在古冰川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砾石上,砾石上面仅有十几厘米厚的一层薄土。对于其他灌木来说,这样的土壤条件它们是很难生存的。而此时杜鹃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的种子多,一个果实里有上百个种子,一束花,就有几千个种子,一株杜鹃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可以孕育出数万的种子,种子洒落四周,很快便有了面积越来越大的杜鹃花群落。在川藏线上,无论是在河谷还是山坡、山顶,到处可以看到杜鹃花。
在冷湿的亚高山灌丛草甸上,枝干扭曲的小叶型杜鹃花灌丛密集地着生于贫瘠的冰上,以惊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寂寞贫寒的环境中静静生长。
植物是会迁移的,像动物一样,只不过它们需要各种媒介,比如风、流水、鸟兽等,但最主要、最快捷的媒介还是人类。在上帝的安排下,欧洲大地仅有9种杜鹃花,而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却有250多种。在漫长的千千万万年中,中国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的杜鹃花在自然界各种媒介的帮助下,迁移的步伐也没有到达过欧洲。但是西方植物采集者仅仅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就让中国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中的各种美丽的杜鹃花开满了欧洲的各个植物园。于是杜鹃花的痕迹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出现在318国道上,它的美也不仅仅体现在绚丽的花朵上,在遥远的欧美植物园内,园艺师将这些高山上灌木状的杜鹃花培育成为路旁的绿篱,让过往的行人充分欣赏杜鹃花的美。
美之痕,撒播山野四方。
前一篇:翁佳:惨绿
后一篇:凤凰桥的夭折与赵州桥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