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情版
闲情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02
  • 关注人气: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2007-08-20 12:20:37)
标签:

旅行/见闻

07-8-20七版-3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1987年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在距斯德哥尔摩几十里的一座小岛上,建有国王的行宫,又称夏宫,是王后、王妃们的聚集地,故又称皇后岛。“岛山明媚,海波灏演,舟泊宫前,涟漪青碧。正对长桥,松林压丘蔽冈,万绿无际。”这是康有为先生当年所见瑞典行宫的印象。
  就是在这座皇后岛上,一组中国式的建筑颇为抢眼。1870年(同治九年),张德彝海外见闻录《航海述奇》问世。当他在瑞典太后所居的行宫参观时,对华风西渐的遗迹又惊又喜。书中写道:“忽见中国房一所,恍如归帆故里,急趋视之。正房三间,屋内木鬲扇装修,悉如华氏。四壁悬草书楹帖,以及山水、花卉条幅;更有许多中华器皿,如案上置珊瑚顶戴、鱼皮小刀、蓝瓷酒杯等物。房名‘吉那’,即瑞典语‘中华’也。”
  当我们慕名前去参观时,也被眼前的景物震慑了。这个类似蒙古包式建筑的许多元素,确实有着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那花格窗,那雕梁柱,那鲜艳的中国红,那色彩斑斓的外墙,无一不透着中国宫廷韵味和中国人的审美特点。
  这组中国式建筑及其陈设,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正是中瑞文化交流的极好物证,也是一度风靡欧洲宫廷的“中国热”的缩影。
  据说,当时在斯德哥尔摩北部,有一家陶瓷厂,从中国引进的陶瓷技术已在那儿开花结果;还有人证实,早在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就有华人在瑞典了。中国和瑞典相距十万八千里,令人惊讶的是,早在两百多年前,两国就已开始交往了……
  带着余兴,我们又绕到宫后。花园甚大,草绿花红,石雕丛丛,绿树荫荫。我们仿佛回到了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康有为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