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艾禾:旅游如鸦片

(2007-07-23 14:44:35)
标签:

07-7-23七版-4

旅游如鸦片
黄艾禾
黄艾禾:旅游如鸦片
 
  [旅游说是休假,却比上班还紧张。看到一个悠闲的城市里,急冲冲奔走着若干背着夸张的背囊、身穿冲锋衣、脚登旅游鞋的人,那就是旅游者了。]
  有时想想,当一个好好的人成为游客的时候,就变得不可思议。
  比如,他不住在自己的城市自己家里,要以异乡的宾馆为家。他非要把这个城市的有名没名的边边角角都走遍,其实人家本地人从来不去那些地方。他每天有紧紧张张的行程,从东奔到西,赶到一个又一个地点,一个也不能少,把自己赶得疲惫不堪,似乎落下一个,回去不好交待。旅游说是休假,却比上班还紧张。看到一个悠闲的城市里,急冲冲奔走着若干背着夸张的背囊、身穿冲锋衣、脚登旅游鞋的人,那就是旅游者了。
  但作为游客最怪异的,还不是这个。他们这样做,不但是累,而且只有干花钱,不挣钱。大把把钱付给旅馆、饭店、航空公司、公园售票处和出租车司机,给钱没商量。
  花钱,花时间,花体力,不挣钱,所以20年前,我和朋友骑车到山东旅游时,绝对在当地人眼里是怪人。他们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问:“你们是卖什么的?”如果不是卖东西,自行车后面驮上一个大旅行包跑那么远,是在干什么?然后,他们会同情地说:住两天歇歇再走吧,对于我们安排周密的日程表,完全不可理解。
  现在旅游成了个全球蒸蒸日上的大事业,再穷的地方,也知道游客是怎么回事了——那是吃饱撑的往这里送钱的人,那是平日里被工作压力搞得身心焦瘁却准备用另一种疲惫来治疗它的人,具体说,常常就是一群戴着一式的帽子、乖乖跟着一个拿小彩旗举小喇叭的人群,他们坐在大轿车里看街景,在景点拍下一张又一张照片以证明自己来过,到一个个饭店包桌上实现旅游合同上的“四菜一汤”,然后抱上一堆被人劝得神思恍惚时买下的回去后可能永远不会吃的药品,心满意足地回家。
  但是奇怪的是,就算明白了旅游是这么回事,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正在旅游,或正打算旅游。旅游时的辛苦操劳,回来后都烟消云散,留在脑海里的,全是异乡的美景与愉悦。从离下一次放假还有好几个月时,就开始讨论下次的旅程,就连讨论的过程,都是一种脑力放松:住在异乡的旅馆,就是胜过自己家;吃到异乡的风味,竟然就比家常饭好吃,关键是,人总想时不时“生活在别处”。所以,这旅游,弄不好简直成了某种鸦片,抽的时候还有点难受,回来了,又想。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白领女孩写的旅游攻略,她玩的全是纯享受。据她说,她到马来西亚旅游,就是整天呆在宾馆里,早上睡到中午才起,然后不是泡游泳池,就是泡旁边的海滩。
  在我看来,这种旅游有点浪费。不过,如果真的呆得很爽,回来后回味无穷,那也没什么不对。也算是“生活在别处”了。但对我来说,宾馆住得太好没什么用,因为我整天不在里面呆。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旅游,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个地方最有价值的地方,以最低廉的价格,看够玩够(也拍够)。捎带着,还要吃好,不要住得太脏,最好每天能洗上澡。要求看似不高,但私下里承认,做到很难。这个实现过程,往往既麻烦又好玩,构成每次行程不可少的、想起来就津津有味的元素。
  http://blog.sina.com.cn/huangaih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