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传发:“世遗”背面的“三道底线”

(2007-07-06 12:29:32)
标签:

07-7-9七版-4

“世遗”背面的“三道底线”
张传发
 
   故宫等六处世界遗产被敲响警钟后该“怎么整改”?笔者浅见,首先应该搞清楚:“世遗”背面的“三道底线”是什么。
  也许,在一些国人看来,既然业已被授予“世界遗产”,不可能在一个早上“世界遗产就一下子在世界上‘遗失’了,世界遗产终究还是世界遗产”。料想不到,这次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对我国故宫等六处世界遗产提出了警告,如果诸多问题仍没有明显改善,将可能被列入“濒危名录”,吊销“世界遗产”的称号。可见,“世遗大会”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世界遗产”不搞“终身制”。
  每一个“世界遗产”被授牌,无论其是文化的,还是自然的,她既具有“世界性”,更具有“稀有性”,必要时,对其进行适当地维修并保护,理所当然。但这种“维修”决不能破坏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像古城丽江,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景观之外,更有“纳西族”这样一些独有的人文特色。如果盲目地将原住的纳西族人口迁出去,这不是一种“买椟还珠”么?!“世遗大会”给我们亮出这样的一道警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世界遗产”不是“橡皮泥”!
  “申遗”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更加重视、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因为被授予“世界遗产”而后带来一些旅游收益,这与“加快发展”并不矛盾。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申遗”之际,“授遗”之后,都是一味地“为了大赚特赚游客的钱”,从而对“世界遗产”过度地加以开发,甚至于在“三江并流”一带的怒江建大坝搞水力发电,这也不免遭到世界遗产专家的“质疑”。既然是“世界遗产”,我们不能仅仅只顾当代人的“消费”,还得留下遗产给世界,留下遗产给子孙。所以说,“世遗大会”又给我们亮出“逆耳忠言”——“世界遗产”不仅仅只是我们当代人的“摇钱树”。
  俗话说,“失去了,才觉得过去拥有的是多么得珍贵”。
  “三江并流”等六处世界遗产被警告,认真加以整改之后,或许联合国相关组织认为“合格”了就通过;或许,其中就有一处却被亮出“红牌”而罚出场,这也不是坏事。世界遗产,弥足珍贵;既已被授予“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才是。如今被警告,说明还有整改的机会;如果真的有一天被亮“红牌”,那我们“面前”将愧对祖先,“身后”将愧对子孙!
张传发:“世遗”背面的“三道底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