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CMMB推而不动”已是明日黄花
(2008-09-12 16:40:24)
标签:
cmmb《焦点访谈》手机电视it |
分类: 通广时评 |
前几天谈CMMB不用“暗谋”时,还设想CMMB在央视做广告不会花费太多,哪知道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今早公司江总告诉我,CMMB已经上央视《焦点访谈》了。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广告的意义了,简直是“昭告天下”了。而前几日还有人撰文,解密CMMB叫好不叫座,为何推而不动。不知这位作者基于什么证据,虽然不能说无稽之谈,但这样的结论的确是“明日黄花”。
第一,CMMB被广大人民群众叫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既然产品好,价格合理,“物美价廉”自然是最纯朴的形成市场需求的原因。不是作者称的“收视人群仅仅是指开幕式”,“手机电视的市场需求很大,显然是盲目乐观”,奥运会开幕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不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用CMMB手机在收看电视节目吗?只是他们的CMMB概念没有我们业内人士清楚,消费者是有用的就成,哪管什么标准。
第二,广电推出CMMB标准,不是为了饱一家之私利。之前的标准之争,的确有行业利益之争的倾向,但是广电将CMMB依然定位于“公益”,基于CMMB制式的移动电视终端是广播电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它作为舆论的传播工具,这样的政治价值依然没有改变。CMMB是要盈利的,否则如何养活整个产业链并将产业链扩大让更多的人受益?但这样的盈利需求远远没有作为单纯的企业那样迫切,即使一时间营收无法平衡,还有广电总局,还有政府支撑着,所以他们不急着非要短时间见什么巨大的经济效应。在广电领域,社会效益是远远高于经济效益的。
第三,即使广电不抱着迫切的盈利目的,截止到目前,有数据统计显示,CMMB的解调芯片已经卖出去140万部,这个140万部意味着什么?已经生产并将会生产N多万手机,N多万电视棒,N多万MP4,N多万导航仪,等等。这已经验证了CMMB的市场需求。
第四,CMMB的上市是有“预谋”的,而且精心策划了很久。且不说CMMB的研发长达几年之久,在媒体宣传上,CMMB不仅是上了2008年9月11日的《焦点访谈》,它更早出现在2007年4月4日的《焦点访谈》里,早在那时候,CMMB的接收效果已经是比较成熟了,说“CMMB上市纯粹是一场无准之仗”,没有事实依据。要说CMMB与TD 的结合比较仓促,这是事实,可这也不能怪CMMB,直接原因是TD今年4月才开始试商用。
我不知道“诺基亚DVB-H是惟一得到全球采用的手机电视标准,已经在16个国家投入试验与商用,代表手机电视业务的真正未来”这样的结论是否准确,基于CMMB制式的手机电视仅仅是CMMB产品和手机产品的一个小小的交集,这个交集有价值,但绝不是CMMB应用的唯一。CMMB在在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是一个突破,这个突破因为“随时随地”,因为“流畅”,因为“低成本的实现方式”,必将有强大的生命力。
像《焦点访谈》一贯的信念“用事实说话”一样,CMMB就要力排众议,就要做出个遍地开花结果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