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通信媒体飞象网it |
分类: 通广时评 |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0多天了。这期间,我们被各种各样来自地震灾区的事迹和奇迹感动着。每天下班后,扒在电视机前,听广播,或难过,或感动,出自各种情感汹涌而出的泪水已经不计其数了。在这个传媒快捷的今天,无数可以值得回味的感情都可以迅速放大,我们很容易与曾经最陌生最遥不可及的事物开始关联,并心生牵挂。然而,即使如此,如果我们身边的人与我们关心的遥远发生密切关联,我们的牵挂和担心也就非同一般了。
这里我要说我的两位同事,乐宁姐和孙慧,尽管她们和我并不在一个部门,但我们共同拥有飞象的名义。出自她们之手的各种通信新闻和评论曾经和现在为我开启了对通信行业了解的一扇窗。这次汶川地震,她们不畏我们可以想到的地震所带来的一切危险和困难,飞往了灾区,带来了大量的最前沿最真实的报道。在普通媒体将镜头更多的对准“救人”的解放军、幸存者和白衣天使们的时候,她们的“潜入”首先让通信人了解了自己同行的努力。
刚才看飞象视频,是孙慧用DV拍摄的。如果从视频的专业角度来考量,这些视频的图象的确有些虚化,然而,它的内容又是如此真实,展现给我们灾区的通信破坏的真实,也是灾区通信重建的种种努力的一个良好见证。看完的遗憾,就是视频或许有点短了。很意犹未尽。
乐宁姐在回北京后参加的第一次例会上讲述了她在四川的所见所闻,不管是已经星辰文字的,还是未形成文字的。不管是她所描述的故事主角,还是她本人的敬业,都非常令我感动。虽然不仅仅是感动。
无论是央视还是凤凰卫视,以及其他知名媒体,在无数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泉灵、柴静、露微等都是鲜艳的“战火玫瑰”,很显然,我也可以做一个类比,我们的同事也是通信媒体行业的“战火玫瑰”。
其实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在真实的感动前,再多的描述只能显示语言的无力。感叹之后,最多的还是祝愿。祝福她们,祝福我们这个团队。也希望有天,我也有“战火玫瑰”们的勇敢。
后一篇:对友好用户只能忘其兴叹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