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大盘股评趋势涨停 |
分类: 每日收评 |
连阴了几天的A股,终于,出太阳了。重磅会议传出利好,抢小贩铜板的“坏分子”被喝止,“需求侧改革”概念横空出世,白酒、食品、汽车、光伏板块联袂向上,A50指数大涨超过1.5%并重新收复了大道子线,北向资金再现净流入,两市有超过2500只个股上涨,市场氛围明显好转。相较于上涨0.7%的沪指,创业板近1.5%的涨幅表现仍然是最为亮眼的。市场并没有因为上周的持续调整就彻底萎靡下去,沪指在回踩到年内两次回调最重要的支撑位(3月19日的2646点和11月2日的3205点的连线)后掉头向上,当然,这里也是神奇大道午线和60日线的双重支撑。这也说明,连续的调整过后又到了需要低吸的时刻。当然,指望马上火力全开也有难度,毕竟连续调整过后需要时间来修整,量能的不足说明目前阶段的行情并非全面的指数行情,更多的还是体现了一种结构性的特征。沪指的大道子线在3380点附近,这也是接下来要面临的第一道反弹压力。当然,大道午线的继续上移会令这种压力更多的体现在心里层面,但你还是要明白,接下来的市场,创业板的表现仍会强于主板。创业板指数近期的调整明显更为强势但结束也更为快速,回踩到了午线和通子线的支撑后就快速拉起并保持了通子金叉的进攻态势,这也意味着两市还会呈现沪弱深强的格局。从基本面来看,本周即将公布11月经济数据,经济大概率延续较强复苏,进一步夯实市场的上涨基础。未来,在流动性预期边际改善,复苏预期深化的背景下会进入跨年度行情中。配置仍建议以顺周期为主线(包括金融、可选消费、涨价链、出口链等),并高度关注成长股机会,行业上重点注意:券商、保险、银行、军工、白酒、食品、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白电、化工、有色、机械等。
这个周末,ZZJ会议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其中“需求侧改革”一词横空出世,更是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一直以来,天天强调的都是“供给侧改革”,怎么又提出了个“需求侧改革”?这又是个什么东东?适逢岁末,提出这个又有什么更为深刻的含义吗?
2015年末,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等要素。5年后的今天,中央提出了“需求侧改革”,其实,需求侧的核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你发现没有,过去,我们从来不缺乏需求,问题主要出在供给方面。由于所供应产品的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中国的消费者会去日本买马桶座圈,去欧洲买高档商品,去新西兰买奶粉。中国的医疗和教育问题也是由供应不足和不平衡造成的。没有人能压制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的需求。每个人都有权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解决办法必须是如何保证和增强有效供给。比如美国,福特采用装配线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工资,最终创造了中产阶级,让工人买得起汽车,可以说,福特创造了汽车的需求和市场。
但你发现了吗?当汽车多了之后,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机动车污染问题。如果从需求方解决,那就是限行限购,但这不但压抑了中国人享有现代科技成果的平等权利,也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美国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啊,在美国,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驾驶汽车,住在大房子里,享受青山绿水。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限制需求本身就是不人道不合理的。
来看看我们今年的实际情况,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远超预期,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估计今年要超过15%,这是历史都罕见的高比例,二战之后几乎没有国家达到过。但国内消费却逐年下降,今年更不行,当然这与疫情有关。但是另一点挺有意思,豪车、奢侈品及豪宅的销量大幅增加,预计今年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比重将达到40%以上,这说明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扩大。
那怎么解决呢?那就要对需求侧进行改革,比如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需要进行税制改革、社保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和加大富人捐款的力度。用官方的语言,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然后通过挤泡沫、压租金,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说的再明白点,就是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放宽汽车限迁限购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所以,需求侧改革这个事,是一件需要好好思考的大事;你如果上班时间想不明白,那就下班时间想,买菜的时候想,坐在地铁上也想,直到想明白为止。因为接下来的5年,这恐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哦,对了,还要提示一点很重要的:跟爱人秀恩爱的时候或者…你懂得…就别想这事了,否则,你恐怕就没有接下来的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