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底部到了吗
(2012-07-21 15:13:37)
标签:
操盘日记大道趋势大盘、看盘日记股票股评岳桐看盘周评 |
分类: 每日收评 |
本周市场出现了相当微妙的变化,沪指无限逼近了2132点,并在距离新低仅6点的位置开始出现反弹。反弹的势头较之过往几次力度有所增加,沪指一度站上了10日均线,MACD低位也呈现出红柱初升状态。但是深成指的走势又相对疲软,前次沪指的下跌深成指曾经反其道行之,并向60日线发起过攻击,这也是众多看多派最为仰仗的借口。但当沪指开始反弹之时,我们却又看到了深成指的背道而驰,不仅毫无进取之意,甚至创下了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
这种看似对立的走势是否能够给我们更多的信号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还没有等到一个多周期共振的反弹时点。尽管前期两市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是最终大家必须要同步到一条轨道上来。当然,这个时点的到来是早晚的事,只是在这个时间到来时大部分投资者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参与其中,的确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所谓的“七翻身”已经被市场渐渐淡忘,或者说已经不敢奢望。就像我在一季度末所说,市场在整个二季度都会进入到一个逐步向下的过程,那些曾经被提及的股市谚语不过就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市场从来没有过七月必涨的道理,在趋势面前,你要尊重的,不能只是手中的个股。管中窥豹,是大部分人的通病,但又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从5月初开始,我不止一次在博客中强调,市场接下来的运行会相当残酷,很多人在上涨时是从不会顾及其他的。在5月3日盘后,我曾经写到“4月下旬以来,行情的确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总体上看,并不是由市场中的绝对主力所发动的大规模行情。更多的,是基于政策面的呵护出现了一些阶段性机会。正是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市场不敢在此时选择向下,所以,主动性的护盘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市场可供利用的理由太过苍白,于是管理层动用了一些行政手段,对于股票交易费用的下调大抵属于这个范畴。当然,你仍然可以寄希望后市继续出台一些利好,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比如继续下调诸如印花税之类的。但是,这种政策性呵护能否助推大盘真正进入上升轨道,我仍然持不同的意见。”5月9日盘后,我曾经写到“大盘经过几个月的反弹,已经逐渐运行到的反弹的后半程,也许调整并不像你想得那样凌厉,但那或许是因为时间未到。当时间一到,任何改变,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来临。”现在回看这些,绝没有马后炮的意思,只想请每一个人都认真想一想,是否在市场凯歌高唱的时候,你忽视了这些善意的劝告。甚至认为我的种种判断都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能够正确判断市场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事情。不为市场所动,能够坚持自我,并不断保持谨慎和理性,才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的真理。
说到盘面,我知道很多人只想知道大盘会跌到哪里去,或者告诉大家可以买什么。要说清这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趋势并为我所用。2132点在第一波下跌中承受了考验,并且如期出现了反弹。但是反弹能否一直延续下去,或者说再也不创出新低,却是一个相当令人纠结的问题。我们抛开技术面,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管理层屡屡在关键时刻伸出护盘之手,就是希望市场能够企稳,也希望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信心。但是市场是不听信言论的,市场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在经济没有真正企稳前,指望市场走出不同于经济的独立行情,恐怕总是难以维持太久。周五盘后,我们又看到了管理层的护盘之意,证监会宣布下调交易手续费。我们知道,现在交易费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这些费用包括沪深交易所经手费用、印花税,印花税是单边的,我们现在在交易过程中,券商基本上是通过佣金的形式,监管费等基本包含在里面,所以整体上是不是降了呢?即使现在降了,对券商肯定是有利的,但是能不能对投资者直接有利就有所疑问了。从这个角度讲,大盘配合管理层的救市利好能否再度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就非常值得关注。
纯技术角度讲,60分钟分时的1号线目前还在制约股指的反弹高度,下周就将运行至2215点下方。在这里没有突破前,市场还不能简单视为趋势转向。尽管,我们离那个众望所归的底部看起来并不太远。
在市场中,你要学习的是正确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某些招式。如果你是个年轻人,又苦于找不到对象,不要老是上网,搞对象你就去书店。书店都帮你们分好类了。想找爱学习的去四六级,想找有气质的你去乐谱区,想找文艺的就去散文旅游区,想找时尚漂亮的你去美容杂志区,想找顾家的去菜谱美食区,想找聪颖的去经济金融区,想找年纪小的去教参区,连年级都分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