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东莞(四)
(2009-05-20 02:51:07)
标签:
东莞民工教育 |
花絮(二)
这间出租屋是用旧宿舍改造的,通向洗手间的门上还订着原来的编号:E209,大约十五平方米的房间里曾经同时住着十二名女工。门后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电话号码和人名。我查了其中一些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它们分布在四川的乐山、河南的驻马店和辽宁大连。
屋里除了床和风扇,再无其他。即便如此,小邓进来时还是赞叹不已,在他看来,以后用15元租这样一间房和心上人共度一夜春宵,无疑是件很值得向往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正是出租屋的主要功能之一。小井当年就是在出租屋里无心插柳,三个月后被女方家长逼着奉子成婚。
我打算搬进厂里的宿舍去住,这里的房间也将保留。因为无法预计是否能顺利地撤离厂区,所以准备把一些个人物品先存放在这里。
若是自断粮草,完全依靠做普工的收入,我根本无法负担这样的支出。沉重的生活压力一直是基层民工挥之不去的梦魇,若你听说过内地某些县市的发展完全是靠民工们汇回家乡的积蓄支撑,精打细算、津津计较是否还会被简单地冠名以“小农习气”?
从士多店买完东西出来,我看到一群工人正围坐在夜色里投入地看露天投影,那是一部带字幕的美国喜剧。我很难确定他们是否真的看懂了那些晦涩的美式包袱,可多数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这样的笑容出了生活区也许就会被小心翼翼地收敛起来,但在这块自留地上,他们不必看人脸色,尽可以脱了鞋摆龙门阵,用山寨手机大声地放自己喜欢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