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 |
1 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早产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的清楚,但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
(2)
(3)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重多在1000克—2500克之间。脑性瘫痪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国外报道,早产儿占脑性瘫痪儿的40%,大部分发生在28-34周出生的早产儿,孕龄≤27周的早产儿,至3岁时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为44‰,孕龄是28-30周的为21‰,足月的为0.6‰。Eastman报道,出生体重为2000-2500克的脑性瘫痪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倍,1500-2000克的为6倍,1000-1500的为10倍。
2.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1)
(2)
新声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常见的病因有:
(1)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根据窒息的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个阶段,两阶段可相互转化。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有关诊断和判断预后。
(1)
(2)
出生后的5分钟评分对预后很有意义。评分越低,酸中毒和低氧血症越严重。如5分钟评分值<3分,则新生儿死亡率及日后发生脑部后遗症的机会增加。
预防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对高危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并予及时处理。产妇临产是严密观察产程,经常听取胎心,注意羊水颜色等,以便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胎儿宫内窘迫,产妇临产后用药应该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娩出前6天内,不要使用吗啡等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应用乙醚等须慎重。严格掌握产科的手术指针、操作规程、避免发生颅内损伤。当胎儿娩出时及时擦净婴儿口腔、咽喉的粘液,以免吸入呼吸道。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系由缺氧和分娩创伤引起,易发生于低体重儿或巨大的胎儿,存活病儿常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使脑性瘫痪增加的危险增加60倍。
常见的病因:
(1)
(2)
(3)
临床表现:
按损伤的部位和出血量多少而不同,重者如小脑幕出血压迫延髓神经中枢,出血过迅速死亡,轻者毫无症状,因此,临床表现常不典型,须仔细观察才能早期发现。
预防:
作好孕期保健,预防早产,正确处理难产,提高产科质量,避免使用中位产,积极防止胎儿宫内窘迫,对早产儿,手术产及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须加强护理,使婴儿安静,补充维生素K,预防颅内出血。
3 防止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红细胞破坏增多(溶血型肝前性)肝脏胆红素代谢低下(肝细胞性)和胆汁排泄障碍(梗阻性肝后性)三大类。按化验是检查测定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增高程度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两者同时存在则强烈混合性高胆红素。
胆红素脑病是由新生高胆红素血症及多种新生儿的疾病如早产、感染、缺氧、酸中毒等综合形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可造成严重的脑损伤,是导致儿童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早产、感染、缺氧等同样可造成合并脑畸形,脑发育障碍和脑损伤,也可能导致脑性瘫痪。
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必须注意消除导致高胆红素的各种因素
(1)
(2)
(3)
(4)
(5)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尽量处理,以除去其发展成核黄疸,预防胆红素脑病的要点。药物疗法、换血疗法、光疗法、输注白蛋白或血浆、根据指征早期应用。
前一篇:脑性瘫痪的预防之二怀孕期的预防
后一篇:脑性瘫痪的预防之四出生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