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国人对国际跳棋的理解还错误地停留在花花弹子和六角星状棋盘上时,中国第一支国际跳棋国家队已经踏上了他们世界大赛的征程——尽管,国际跳棋在中国的正式推广不过1年零两个月时间。如果说有什么“硬指标”?那教练组心里确实有一个,那就是这支年轻的队伍能“赢一盘”。终于,这个“最低要求”变成了现实——来自武汉的10岁少年曾芊让在100格国跳首日比赛中战胜了匈牙利国家队成员、国际大师潘卡罗,取得了中国国际跳棋队梦寐以求的首胜!
千万不要嫌这“心理价位”太低,因为本次比赛参赛好手众多,“所有世界冠军和高手都来了!”而没有象东道主这样组建不过一年,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本次世界智力运动会国际跳棋竞赛委员会主任杨采奕介绍说:“这次参加智运会的其他队伍都有金牌任务,只有我们国际跳棋没任何任务,‘积累大赛经验,锻炼队伍’,加强交流,建立这种渠道……”因此,当学棋不过5个月的郑策逼平蒙古的一位高手时,中国队队内已经一片欣喜,曾芊让的获胜更是创造了历史。昨天,另一位棋手高文龙也取得了胜利,而曾芊让再度让人刮目相看,逼平了来自立陶宛的一位名将,“对方的等级分很高,而曾芊让下得非常顽强,引得好多人在旁边驻足观看,不管最终他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至少我们的棋已经能引起同行的注意了!所以我再三和他说,输棋不用害臊,展现自己的水平就足够了。”曾芊让的教练常小勇心满意足,
曾芊让是从今年1月才开始接触国际跳棋的,连常小勇也不过是去年8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国际跳棋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学员,被称为中国国跳的“黄埔一期”。学习了一年多的师父带着学棋不过9个月的徒弟,力克成名已久的国际大师,可想难度有多大。激动之下常小勇套用了一句名言:“这是曾芊让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国际跳棋运动的一大步。”

他能参赛
全靠“拽”来了对手
曾芊让年龄虽小,却是常小勇教练的爱将,也是杨采奕等国跳分管领导很看好的“未来之星”,“湖北有两个不错的孩子,但是相比之下,曾芊让更稳定!”但是他能入选国家队,并不是靠别人的看好,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最后一次选拔中取得冠军,作为替补入选的。替补,是指在分组棋手中出现单数,才能获得参赛资格,所以说曾芊让最终参加世界智力运动会而且创造历史,很有些偶然因素。原来,在原定开赛时间,这一组的注册棋手是呈双数的,这样意味着曾芊让就无缘首届世界智运会了,但是因为和开幕式举行时间冲突,赛会临时决定推迟比赛半日。而这半日出现了奇迹,组委会惊奇地发现,这一组有位俄罗斯高手早早到了北京,但因为急于出去游玩,竟然忘记注册了!终于在比赛开始之前把这位散漫的对手“拽”回了赛场,这样曾芊让也终于获得了参赛的资格!
有趣的是,曾芊让早就是常小勇的学生,但开始时不是学国际跳棋,而是学围棋的,因为常小勇本来就是武汉启明星围棋培训基地的教练。在湖北棋牌中心支持国际跳棋队的组建过程中,常小勇被鼓动去北京参加了“黄埔一期”的学习。回到武汉,他制作棋具,招募队员,“开始在大学生中找,他们的领悟力和聪明程度都不错,问题是,一到学期结束,他们都找了工作说再见了!要比赛了,我参赛队员都找不到,只能临时在围棋学生中找几个,粗粗教一下就去比赛了!”临机抱佛脚给他确定队员指明了方向,尽管如此,曾芊让也不是常教练的“一期生”,而是比别人晚了许多时候进门的。
“学围棋他不算出色,也就是业余2、3段的水平。”但是学起跳棋来,他却领悟力十足,很快超过了老师的水平。但是,作为一个功课出色的学生,他和他的教练很快遇到了难题,“毕竟家长都是要以学习为主的,为了得到一些加分,他还被父母送去学英语、作文,参加作文竞赛等,其实在他父母眼里,跳棋也不过是一门课外课程的学习。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重要的选拔赛,他中间还出去一个小时上英语课去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就是这样的“兼收并蓄”,并没有影响曾芊让在这次比赛中一鸣惊人。曾特邀到中国指导的国际跳棋界传奇人物,俄罗斯的世界冠军齐佐夫评价说:“曾芊让这个孩子潜力很大,目前实力已经超过欧洲的同龄人,中国队应该多派其参加世界性赛事,帮助他在竞争中更快地成长。”而常小勇表示,一个大师的成长除了天赋之外,至少需要7到10年的大赛经验积累,而在“一片空白”的中国跳棋界,如何创造必要条件,培养好曾芊让和与他类似的年轻棋手,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摸索过程。
东方体育日报
记者
张晓露
图/文
链接:
节日时间
现在开始
智运会象棋比赛:国粹
散发出世界的光芒
智运会围棋比赛:因为参与
所以快乐
姑且称感谢(白璧寻瑕后话)
世界智力运动会之《白璧寻瑕》
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换一道“奥林匹克”的眼神
“磨王” 从此称“魔王”
“健在”——棋手的精神诠释
特别专题:世界冠军常昊的生活写真
绿茵场上国手英姿(组图·新)
中日青少年“手谈” 开启交流新纪元
别了 中俄对抗第五季(组图)
高手们的“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