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风采
汉墓文物
这几日因故“留驻”上海,看到很多棋手、同行去了河南永城,不仅心痒,夏夜缱绻,写一写永城与“名人”……
因为主办“名人战”的《人民日报》牵线,豫东“黑白名城”永城与围棋“黑白世界”结缘,这在今年年初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佳话,但还是要提一提这次“第二次握手”的重要性。中国围棋头衔不少,能做到延续不断的,最“显眼”的莫过于两大新闻棋战“北名人、南天元”。这些年外界对围棋的关注度有起有伏,具体操办这两项赛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体育部和《新民晚报》体育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选择。
直到《新民晚报》曹志林、张建东等老师结缘苏州吴江的千年古镇同里,“天元”就此安定,而且可以说同里的开发与“天元”的壮大相辅相成,取得双赢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名人”给人以漂泊的感觉,去过山西、河南,也曾“落魄”棋院对局室,甚至过江在南京、武夷山举办,也曾由中介公司炒作……但总体上它居无定所,很让棋界内外担忧其前途,幸而在陈昭老师等不懈努力下,在永城萌了芽,而且现在可以称得上是开了花……
今年1月初,笔者受邀同诸多棋界人士、同行来到永城,客观地讲这一行交通并不便利,坐一晚上的火车来到商丘,再转车去永城。永城地方不大,以煤、面兴市。芒砀山汉墓、汉高祖斩蛇处等开发伊始,经济效益尚未凸现……这么说吧,要买一张本地的地图在这里都绝对是奢求。因为要从永城回上海,不得不傍晚坐车去徐州赶夜班飞机,路上昏天黑地颠簸跨省,豫皖苏三角地界还遭遇了宵小……总之不方便之处甚多。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方领导能勇于承诺连续承办“名人”赛,而且根据主办方透露的消息还将加大投入、提高奖金。我想,从中应该看到一种放眼未来的雄心和规划,这里聚集的不仅是围棋名手,而是棋迷的眼球、商业运作的契机,更是一种开拓未来经济的希冀。就像当时默默无闻的小镇同里跃居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那样,也许不远的将来,永城能因围棋而赢得世界的关注,因围棋而流传永城的汉服,能因围棋而改变交通不便的格局……汉高祖的子孙们将携手建起一座现代的名城。
从萌芽到开花,相信所有的棋迷都在期待永城和名人结出硕果,那一天,我是一定要再去永城看看的。
永城少女为古力更汉服
永城棋迷在古建筑中认真听讲棋
漂亮的汉服把美女徐莹逗乐了
(张晓露)
纹枰链接:
建桥杯-老同志真的不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