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彻底活明白?
即如何活得没有烦恼?
甚至,如何活出味道?
甚或,直如活出幸福与自满的味道来?
这,大约,可以从哲学里找到一些“或许的答案”。
其中一个“答案系”──即“较完整的回答系统”,见于马斯洛的“说法”。
国人,仿佛有一种“天病”──大约是天生的。
即人云亦云──偶要“去”得“出类拨萃”,“神乎其神”。
但说来说去,还是“人家云过的”──但凡别人没“云”,大约他也“云不出什么来”。
这,大约在马斯洛的“语录”上,是“通犯”了这个病的。
马斯洛,著名于“人的需要”的“五个阶梯”,或“五个层级”,或“五个层次”云云。
几乎所有管理课程,都要先祭出这个“神律”来。
但只要“脱离”这些“你抄我,我抄你,只看会抄不会抄”的“经典们”不看。
而直读马斯洛的原文。。。
会发现,人家马斯洛,可不止这“五句话”。
人家,还有更著名的十一句话与六句话。
就这么几句话,人家用“几乎干巴巴”的“挤不出水”的文字,早就回答完诸如“如何彻底活明白”了。
“著名”的“五个阶梯”与这“大家不常去看”的十一句与六句话──相比之下,是“太著名”而“真不太值钱”了。
而人们,恰恰是“不屑”或“没时间”读这一张白纸,就可以读完的“幸福的理论”──何况,这十一句话与六句话,还颇具指导性与可用性。
偏去读那“重得压死人”的“各种伪解读”──甚至没解到这些。
些许精解:
马斯洛·人的需求的五个层次
《活着·十一条军规》并旁白 上篇
《活着·十一条军规》并旁白 下篇
活着·六大戒律
马斯洛简介及原义简读:
马斯洛(Maslow,1908至1970)。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哲学家。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五个层次”。
一、生理需要(注意,很多教材翻成“生存需求”,是“经典误译”,没搞懂马斯洛)。包括食、性、睡眠。
二、安全需要。
三、友爱的需要。如渴望与家庭、朋友、同事等保持良好的关系。
四、尊重需要──这就是人的“精神世界”里,如同现实物质世界里,产生了。。。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关于“优秀人物共有特点之十一条”。
一、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能正确判断人和看穿假象。
二、具有谦虚的态度,能倾听别人的声音。具有孩童般的单纯与不自大。
三、他们的认识较少受到欲望、焦虑、恐惧、希望、盲目、乐观或悲观的歪曲。他们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为我中心。
四、他们致力于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对工作有兴趣,并且要求自已干得出色。
五、儿童般新鲜天真的观察力并有创造性。具有与创造性相应的特点:灵活、自发、有勇气、不怕犯错误、坦率和谦虚。
六、很少有自我冲突,不会与自已过不去,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
七、始终选择并偏爱更有价值的东西。
八、有健康的自尊,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宰自已的命运。
九、既非常独立又乐于与人相处,合群而友好,有很强的适应性。
十、具有“心理自由”,面临别人反对意见仍能做出自已的决定,在基本原则的问题上卓不群,但在无关大局的事上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
十一、从不厌倦生活,而是广泛地享受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能更多地受到真理、逻辑、正义、现实和美的影响,不被未知或神密的东西所吓倒。
马斯洛曾总结的,妨碍发展的六大因素
一、坏习惯、贫乏的文化环境、缺乏能力,甚至错误的教育
二、受西方文化惧怕本能的传统的影响,克制、抵抗本能,因此压抑了人性
三、受一咱寻求安全的较低需要的影响,不敢冒险,怕犯错误,因此压抑了人性
四、怀疑对害怕自已的有力,即所谓“约拿情节”。
五、受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六、受习惯的影响,默守成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