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伴想到市里商场买点给孙子做褥子的棉花,老伴说做褥子一般棉花就行;于是,我陪老伴去了“国贸”,听说那里的东西比较便宜。

我们到了呼市国贸商厦,找到了一家床上用品的店铺,还真有卖棉花的,问了一下卖东西的个小女孩,指一个袋子里装的棉花多少钱一斤?她说:25元钱一斤。这时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店铺老板娘)赶紧过来说,袋子下边的是25,上边的是35元一斤。老伴一听这价就要走,那位女人又赶紧问:你们买多少?我说:买四斤。她说:那就25吧!我又说:给小孩做褥子,不用太好的,我指了指袋子里上边的35的,如果20元一斤我们就买4斤。那个女人到里边把她丈夫叫了出来,俩人商量后,就按20元一斤卖给了我们。其实,那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个等级的棉花,只是袋子底下是散的,上边的是有包装的,小姑娘说的价格还算贴谱,那位老板娘看有人买,就起心想糊弄我们狠心多挣点。35、25、到最后20,就一斤棉花,这么大的差头,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点太贪了?而且就用这种心态做买卖,能做好吗?都说:买卖不好做,我看,都这么做,买卖能做好才怪呢!
后来,老伴又买了一个褥单,说是70元,卖给我们60元,后讲到到50元,这也就算了;可当老伴付给老板娘100元找回50元时,又差点上当。辛亏老伴说了一嘴,这钱是不是假的啊?这时店铺里有位也在买东西中年妇女、蒙古老乡,走到老伴跟前说:我看看,我一摸就知道真假,并顺手把钱拿了过去,摸了一下;接着,一点不含糊的说:这钱真有问题!老板娘没说啥,给换了另一张50元。到底真假,我不敢确定,但那位好心的蒙古老乡,如果没有十分把握,而且与我们素不相识,想必是不会那么随便下定义的。不管咋样?我在这里,还真得要谢谢那位“见义勇为”的蒙古老乡。
老伴的东西是买到了,可在回来的路上、直到家里,老伴都在犯嘀咕:现在这买卖人都咋这样呢?是啊!我也在心里想:这人怎么就这么贪呢?差不多就行呗。老百姓有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真的是太对了。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一个”贪
“字,而一事无成,甚至因此而彻底毁掉自己的一生。可见,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如果能这个”贪“字把握好,我看这人也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