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原

标签:
父亲家乡土房草地良田杂谈 |
在几十年前,也就是在五几年,这里还是一块方圆百里没有人家的荒草地,父亲当时身为一名普通劳改干部,他授于他上级的的指派,开始独自一人先来这里考察,接着又同其他两位同事带领40多名就业工人正式开发和占据这块草原。由此,国家公安司法系统有了一块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劳改劳教场所。这里曾经有过很多叫法,后来几经变更,成为今天的“图牧吉劳教所”。据说“场志”里有着相当明确的记载,并将父亲带队进驻这片草原的第一天(1959年的4月17日)定位建场日,今年正好是50周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曾经在这片草原上战斗了一辈子的老辈们大多不在了,但草原还在,父辈们的影子还在……
虽说草原早已逐渐的退化,但由于单位性质的不同,这里较为闭塞,草原原本的风貌还存在;依然还能见到人们传说中的牛羊、还成群结队地在草地上漫游;田地里还有新的耕耘者继续忙碌;就连几十年前父亲亲自指挥建造的土房还在那里立着;这块地盘可算得上是“一方净土”了。
也许有一首歌的歌词内容更接近我当时的心境——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哎
父亲的草原
哎
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
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
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母亲的河
……”
…………
歌的名字叫:《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附图:(文章中房子、土地和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