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草原

(2009-06-13 18:59:59)
标签:

父亲

家乡

土房

草地

良田

杂谈

  在这美好的六月,为了能拍到更多的家乡美景,我独自一人游荡在家乡的草原上。去的最多的是西边“三队”的辖区,因为那里的草原宽阔,植被较好,还有机会遇上野生鸟类和其他动物等。

   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熟悉那个地方,而且对那里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那里是我父亲生前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可以说在那里的每一块土地,草原每一角落都曾有过我父亲的脚印。

 每当踏入这片草原的时候,脑海里会便立出现父亲那熟悉的面孔和身影。也许是因为父亲与这片草原的确有着太多的瓜葛和牵连——

在几十年前,也就是在五几年,这里还是一块方圆百里没有人家的荒草地,父亲当时身为一名普通劳改干部,他授于他上级的的指派,开始独自一人先来这里考察,接着又同其他两位同事带领40多名就业工人正式开发和占据这块草原。由此,国家公安司法系统有了一块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劳改劳教场所。这里曾经有过很多叫法,后来几经变更,成为今天的“图牧吉劳教所”。据说“场志”里有着相当明确的记载,并将父亲带队进驻这片草原的第一天(1959年的4月17日)定位建场日,今年正好是50周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曾经在这片草原上战斗了一辈子的老辈们大多不在了,但草原还在,父辈们的影子还在……

虽说草原早已逐渐的退化,但由于单位性质的不同,这里较为闭塞,草原原本的风貌还存在;依然还能见到人们传说中的牛羊、还成群结队地在草地上漫游;田地里还有新的耕耘者继续忙碌;就连几十年前父亲亲自指挥建造的土房还在那里立着;这块地盘可算得上是“一方净土”了。

 有句话叫:触景生情,我仰望眼前的熟悉的草原,熟悉的田野,熟悉的房屋等,真得让我感慨万千……

也许有一首歌的歌词内容更接近我当时的心境——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

找到回家的路

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

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

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母亲的河

……”

…………

歌的名字叫:《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附图:(文章中房子、土地和草场)

父亲的草原

父亲的草原

父亲的草原

父亲的草原

父亲的草原

父亲的草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