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2009-03-23 10:51:27)
标签:

奶牛

各家各户

口粮

牧民

牧村

杂谈

   因有事回家乡—扎鲁特旗逗留了几天;早春季节的故乡,仍然显得很荒凉和寂静,人们和大地一样,好像也在刚刚苏醒似的,在农牧村还看不到太忙碌的迹象,只是看见家里有牲畜的、早晚好像忙乎一点……

    我在内弟韩七斤的家住了两天。那是一个以牧为主小村庄;名字叫:哈日朝鲁。村里大概有几十户人家,村里人多数姓韩,也就是说这个村里的人大多是亲属。

    哈日朝鲁是个很美丽的村庄;南面有一条很宽的蜿蜒小溪。东边是一片宽阔的湿地,那里青草茂盛,是全村收割牧草的基地和旅游点。北边临近哲北农场;再不远处是著名的联合屯煤矿。据说这个村的各家都很富有,是个全旗的模范牧业村。这里还曾号称为“小康村”;几乎家家都有一些牛羊,多的几百头(只)牛羊,少则几十。当然,也有贫困的,我的内弟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他们还是少数。   

   现在因为禁牧,那里只允许养牛,羊在去年已经被彻底禁止。有个别家因舍不得,留下来的少量羊,还在家里圈养,偶尔偷着放几回。据说:之所以不让养羊,是因为养羊人的太多,原本在常年干旱的气候下已经退化的草场,再无法承受群羊们的践踏。当羊群吃不饱青草时,它们会用蹄子刨出草根,连同上边嫩草一起吃掉。政府下令禁止牧羊后,那些把羊卖掉的牧人家,只好转行;有的转为在养殖奶专业户,有的养殖本地普通黄牛,有的从事单纯的农业种植。

    我听说养殖奶牛户,都是由“蒙牛”贷款买的,挤出的奶,再卖给“蒙牛集团”牛奶收购站。还听说,那里的奶牛出奶量也不是很高,估计这和当地牧民不能科学饲养有关。我看到那高大的“黑白花”奶牛,同本地黄牛一样,都是粗放式的在草地上随便放羊,想必回到圈里也不会得到其他更多的营养补充。更不会像资料介绍那样,给它们洗澡、消毒等。我感觉好像他们并没有完全发挥养殖奶牛的优越。  

     哈日朝鲁,虽然是个牧村,但家家还都有一部分土地,除了口粮地,还可另外承包一些种地;口粮地不多,好像一家也就二、三十亩地。这里的草场几年前就已经分给各家各户。按规定各家的牲畜只能在自己的草场放养。可我发现,目前还是过去传统的统一成群放养。这和我小时的记忆一样,每天一早起来,各家各户把圈里的牛赶出来,当面交给放牧人。 

    这次回老家,因时间仓促,没有去更多的地方。我在哈日朝鲁逗留的两天,早起散步时,随手拍下来的一些村子的部分景象,顺便在这里发布,也许能反映一些牧民真实生活的一面。请各位朋友欣赏。

1、清晨的小溪和阳光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2、禁牧后留下圈养的山戎样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2、奶牛专业户一早把自己的奶牛赶出牛圈,交给放牧人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3、护院的狗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4、家鸡一早开始活动,有的母鸡在趴窝下蛋。

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我对家乡牧村的印象(一)——哈日朝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