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蒙古人与酒

(2008-11-09 13:58:23)
标签:

喝酒

害处

蜂蜜

场面

手把肉

传统

成吉思汗

杂谈

 

   无论是谈起酒还是说起蒙古人,人们很容易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我从小就总是听到“蒙古人能喝酒”等类似的传话。

   其实,蒙古人大多数喜欢喝酒是事实,但并非向人们所说的那么严重。喝酒也未必就是所有蒙古人的强项,我接触过很多汉族朋友,他们喝酒的能量和场面,绝不亚于蒙古人。

    当然,说哪个民族的人能喝酒或者说有酒量,这道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对酒有个清醒的认识。

    现在谁都知道,喝酒绝不仅仅一个人的嗜好问题,而是人们早已把它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谈生意,还是政界上的人来人往,乃至个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家庭喜庆宴会等等,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喝酒。尤其是现在,不管是官场还私人场所,通过喝酒提高场面气氛,并达到通融情感、相互沟通、增进友谊等目的。

大多数蒙古人喝酒也是一样,酒成为招待亲人和朋友以及社交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当你去了纯蒙古的牧区,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你摆上一桌手把肉,拿出最好的酒,任凭你尽情的慢慢地享受,一边聊一边喝,酒喝到到一定程度,有喜欢唱歌还放开嗓子来它一段。有时就是喝上一天一夜,也不会有人反感和慢待,畅谈、豪放、慢饮是蒙古人喝酒的一大特点。

 可现在,有的地区或者说有一部分人,喝酒的方式和习惯,我真的不太赞成。尤其一些比较平困的地区,本来生活就很困难,可他们喝酒没有一点的节制;一个人也喝,走家串户也喝,不管有事没事也喝。经常弄得醉醺醺,极大地影响着个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会损伤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寿命。这样的例子很多,就我知道的,在我的家乡死在酒上的就有很多人,他们大多数人的年龄,不到60岁,甚至还要低。

有人说喝酒是祖上的遗传,以此来作为喝酒的借口,我想蒙古人的祖先也未必就特别地嗜好喝酒。我看过有资料介绍说,成吉思汗对自己的将领和士兵的喝酒,历来都管制的非常严格,也许根本就不让喝酒。对这点我倒是深信不疑,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一帮“酒鬼”,那么成吉思汗的兵马,就绝对不会所向披靡,震撼世界了。只要喝过酒的人都知道,酒能使人兴奋,向人们说的“壮胆”,但也能消耗人的精力,让人萎靡不振。喝过酒,尤其喝多后,一开始还可以,慢慢地就会头昏脑胀,全身无力;对人的神志和体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常年作战的部队,对喝酒一定是不会提倡的。有的人,把古代蒙古人的英勇善战也同酒联系在一起,我看也不太合适。

蒙古人对喝酒有句常说的话——“酒喝多了像老虎,喝少了像蜂蜜”(我翻译的不一定很好),意思就是说,酒不能喝的过量,多了就像一只老虎,会伤害别人,喝少,喝到恰到好处,就像蜂蜜那样的甜。另外,老虎和蜂蜜在蒙语中是谐音,这句话就形成了一个蒙古人的谚语,而且流传的很广。可见,大多数蒙古人知道酒的害处,并倡导喝酒要适可而止。

可我们的一些同胞,一听说“蒙古人能喝酒”,也不管他是褒是贬,就沾沾自喜,并常常因此而大发酒兴,一醉方休;其实,大不应该。

我是蒙古人,从小就看过很多大人们喝酒的场面,那些豪迈动人的场面,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也看到曾经不少喝大酒的人一个个倒下。自己也曾喝过好多年大酒。酒也曾经给我带来许多快乐,也曾助我办成很多事。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酒也曾经让我误人误己,使我尝到了喝多酒后的诸多害处。好在自己控制的比较早,没形成酒瘾,对身体没有造成明显的伤害。所以我主张,酒还是尽量少喝,免得留下终生的遗憾。

至于酒到底是好是坏,我无法断言,也无法说酒对哪个民族更亲近,但喝酒,的确是我国各民族的一种流传很深的传统与习俗,酒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我们一时都无法彻底摆脱它。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很好面对,并好好地认识它、把握它,尽可能地从喝酒中受益而不是受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喝醉了
后一篇:年度体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