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是指因子女联姻而使夫妻两家结为“亲家”,也就说是孩子结婚后建立的一种新的亲属关系;“亲家”起始于古代上层人家。现在已通用,凡是孩子的双方父母也都习惯统称对方为“亲家”。具体的称呼是:男的称“亲家公”,女的称:“亲家母”;其实,我也是孩子们结婚后好长时间才弄明白。
我有两个孩子,所以也只能有两个“亲家”。儿子方的亲家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亲家公姓黄,生前是内蒙古劳改局的一位机关领导干部,据说亲家公人缘相当好,在人们心中很有威信,工作能力和办事能力都很强,是个很有威望的人。可惜,我们还未来得及见面,他就已过早的去世了。亲家母名字叫:王宪仁,也是机关工作人员,她是个有文化、有涵养,热心肠的人。她退休好几年了,现在和她女儿一起生活,加上女婿(我的儿子)和外孙共四口之家,一家人相互关照,和和睦睦,虽有缺憾,过的还算幸福。
女儿方的“亲家”,离我较近,虽说是两个省,但因是两省的交界,间隔只有50公里,交通也方便,所以经常见面。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和熟悉,感情也比较融洽。
亲家公的名字叫:张俭,是位退休老干部。曾经在镇赉县物资局、工商联等单位从事领导工作,是个老牌科局长级干部。官大小不说,人道是和他的名字相符,是非常勤俭、自重、廉洁、朴实、认真的人。平时喝点小酒是他的一大嗜好,现在退休没事,每天都保持喝点,不来客人的时候,他喝得不多,即使是有人,他大多都能控制到恰到好处,很少听说喝多过。
亲家公的身体素质很好,没啥大病,体型也好,更让人奇怪的是,六十多岁的人,竟然没有一根白发,不知遗传基因,还是生活饮食习惯的因素,真让人羡慕。
亲家母姓蔡,曾经是镇赉县二中的一位优秀教师,为了伺候年迈的婆婆,在十年前就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到六十周岁后,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对她此种举措,人们都很赞赏,但也为她过早地离岗而惋惜;亲家母、可说是个既孝敬又温顺的好女人,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
现在,老两口相依为伴,无忧无虑,在加有孙子在跟前,真是喜上眉梢,其乐融融。
我每次去女儿家,都要和亲家公喝上两杯,这已成惯例。前两天赶上“二月二”和“三八”节,我和老伴去女儿家,又是喝了一通。我和亲家,年龄有所差别,但经历相似,语言投机;原本我平时不喝酒的人,俩人碰到一起总是开怀畅饮,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更主要的因素,还的说孩子们们过得好,给了我们好心情……
说实话,我很幸运,虽然和一位“亲家公”未能见面和来往,但是,两个孩子的确都遇上了好人家。
下面的一组照片,是我们这次“二月二”在亲家喝酒的部分场面,未经亲家允许,但我还是在这里发布,作为一种生活记录和纪念。
>
亲家两口,备好一桌丰盛的酒菜。
>
老伴也在帮忙,不过叼烟不太讲究
>
共同举杯畅饮。
>
>
外孙子的戏耍,增添了快乐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