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祭祖的形式各地、各民族都不相同,其详情我不了解,但我知道自家祭祖的方式,自从我小时有记忆开始就跟爷爷、父亲、叔叔一起参与这项活动。在老家时,每年的大年三十,叔叔带着家里的所有男士,在院子里挑选一个合适的空地,用木材点一堆火,并用木棍在火堆外围画一个圆圈,把事先准备好的供品,放在火堆上烧,供品一般都有肉、奶制品、糕点、茶叶、烟、酒,外加一些绸缎、布条等。最后由叔叔带着大家跪在火堆圈外,朝着祖坟的方向磕头。后来到了到了父母跟前,祭奠的形式大体相同,也是在园子里点堆火,烧上供品,父亲带着大家,朝着祖坟的方向磕头。
现在,父母都不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祭奠的形式和内容多少有点改变;如,蒙古人原来是不烧纸的,是以实物为主,现在也烧了,原本蒙古人是不让女人参与的,现在女人也开始参与了;原来祭奠日子一般是固定在大年三十,现在也可随意提前了;而且能去坟地都直接去坟地祭祀。
我家今年春节祭祖的方式打破了原来的固定模式,到这里过年的三妹子一家和孩子们在二月四日回来的当天,就一致要求先到父母的坟地祭奠。于是大家顾不上旅途疲劳,带上备好供品一起乘车前往父母的坟地,怀着一颗虔诚的信念,以本家的方式来进行着这千百年遗传下来的风俗,祭奠着自己的祖先。
祭祖是一种民间风俗,看似也有封建迷信的含义;但我认为它更主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对故人的一种怀念和敬意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对死人的一种安慰,同时也告诫活着的人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