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狗通人性,其实何止是通人性;它们不仅同类之间或与人之间有着好多动人的情感,就是于其他动物之间,甚至是敌对之间也有着使人意想不到的相互怜悯之情;也可以说它们也有爱心。

记得大约十五岁那年,三叔从外村要来一条半大母狗,名字叫:吉日戈。就在当年的冬天吉日戈下了一窝崽。我从中挑了个喜欢的留了下来,黑嘴巴,乳白色,从小就招人喜欢。不知是爷爷、还是叔叔给起的名;叫“尚好儿”,是蒙古译音,意思不太明确,可能和它的嘴巴有关。从此,尚好儿成为我的少年时期最忠实伙伴,一直到我19岁那年当兵走,我们算是正式离别。
说实在的,不知是什么感情,好多年来我始终忘不了它们,尤其是对尚好儿的感情更深。那些年我们在一起打猎,一起玩耍,还有它们那每次看到我,摇头晃脑、前抓搭在我肩膀上的亲热动作和表情,至今都历历在目,时常还梦见它们。尤其是尚好儿一次出人意料的行为,更让我十分地感动,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以致让我终身难忘。
那是尚好儿长大后一岁多的时候,我带着尚好儿和他的妈妈“吉日戈”,到山上打猎,我走到山顶时,发现山下有几个袍子,正在悠闲的吃着青草,尚好儿和它妈妈跑在我前边也发现目标,我眼看着它们飞快的追赶着袍子,可是由于狍子的速度很快,没多久它们退了下来。可它们没来我跟前,而在袍子吃草的地方转来转去地不肯回来,我大声喊了几声尚好儿的名字,可它竖着耳朵看着我就是不肯回来。我想反正它们能找到家,我就扔下它娘俩独自回家了。
也不知它们是什么时候回到家的,当傍晚时,我无意中发现尚好儿领着一个小东西,晃来晃去,我到跟前仔细一看是原来是个狍子崽,我十分惊喜。真没想到它们娘俩从十多里地外把幼小的袍子仔弄回家来,而且完好无损,更奇怪的是小袍子仔紧跟着尚好儿,寸步不离,尚好儿也精心的呵护着小袍子仔,似乎它一下子变成了它的母亲。
袍子崽还没断奶,必须想办法给它喂奶才行。恰巧那时我家的奶牛也刚下犊,我用婴儿使的奶嘴喂它,一开始不肯吃,硬喂了两回也就吃了,我每次喂养小泡仔时,尚好儿都陪伴在跟前,似乎是对我也不放心。到了晚上,更是死死地守护着狍子,生怕被伤害。可是没想到的不幸发生了,为了更省事一点,有时我把袍子仔带到奶牛跟前让它直接吮吸奶吃。可没几天由于我的一时疏忽,但我不在场时小袍仔让奶牛踩了一脚,可怜的小袍仔被裁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死去了。我很心疼,但已没办法。我怕尚好儿也难过,就悄悄的把小泡仔扔到房后的山坡上,我原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后来我才发现,尚好儿已经守着小袍仔尸体几天几夜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是犯了罪一样,深感内疚。最后我背着尚好儿偷偷地将小袍仔的尸体埋到了一个较远的地方;此事算是了结。
时隔多年后,当我每次想起我的尚好儿时,就联想起此事。我也不止一次的细细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尚好儿母子俩、从十多里外把它们猎物的孩子弄回家?而且死后还死死的守护着,真是难以想象。
如果它们追赶上大狍子,毫无疑问、它们会一点不怜惜地将它们撕裂、直到咬死。就是找到它们的小崽;按理说,当主人又不在场的情况下,它们也完全可以饱餐一顿,可是他们偏偏没有这样做?没别的可解释,我只能说是它们中间也有怜悯之情,按现代人类所用时髦词讲;它们也有爱心。
我对尚好儿的确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包括它的妈妈吉日戈。它们虽然是畜牲,可我却永远忘不了它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