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牧吉镇卫生院,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南、三省交界处。东边是黑龙江省,南边是吉林、北边是内蒙古。
医院职工全部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人左右。除个别来自大专院校外,大多是长年战斗在乡村医疗战线上,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大夫,他们人员不多,但却是一支、能够体贴百姓,服务于百姓的精干队伍。
院长包长江,是在两年前,各地乡镇医院都处于瘫痪和临近破产的时期,接任的图牧吉镇卫生院院长。他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泥洼子出身的当地人。他没有进过大学堂,没有教授等高级职称,提任前是一名由卫校毕业的普通义务人员。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知道百姓,更知道方圆百里的老百姓、尤其那些穷百姓们需要这个医院。百姓们也知道,在没有钱,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有个自己的医院看病更方便些。
包长江,他身负上级的信任和委托,心怀当地百姓的期望,一直在艰辛的努力着。
两年来,他沟通上下左右关系,尽可能求得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启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带领大家一起奋发图强。在上级的扶持下,想办法筹集资金,增加设备。并在去年盖起了一座,有宽敞大院的新房,整个医院焕然一新。这使百姓看病更方便、更舒适。员工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后,积极性更高。
我没事时,偶尔去图牧吉镇玩。有机会亲身耳闻目睹了他们给百姓医病的感人场面;记得有一回,临近半夜我和朋友一同去镇医院,看到大夫们都在,我问他们咋还没下班?他们说:“院里的车去村里接一个急性阑尾炎患者,我们正在准备给她作手术……”。等我从医院出来是已是半夜十二点多,他们仍在那里耐心的等待着那个几十里地外的患者。我心想,幸亏有这么个医院,不然一个家住偏远农村的穷百姓,深更半夜,有了急病上哪儿去找车,又送到哪里去呢……。
还一次,我正在院长室坐着聊天,忽听电话铃响,只听包院长大声说;“好!好!我马上派人去……”。我问他,咋回事?他说:乌鸦站有一家老人病了,又来不了,只好我们去一趟……。接着包院长,一边派车,一边安排医术比较高的白大夫前去家里诊治。
我出于好奇,一同坐车来到了乌鸦站患者家,一进门,看见一帮人都围在一间小屋里,一位六十是多岁的老人,有气无力的躺在炕上;看到我们后,大家马上让开,老人点一下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显得十分激动,似乎是盼来了救星。白大夫熟练的给患者诊治着,并亲手给病人挂上“吊瓶”。
一个小时后,当我们离开患者家时,家人和他们的在场亲属,一直把我们送出大门口,车开出好一会,我回头望时,他们还那里站着望着我们……。
是啊,一个小小的医院,在设备简陋,器械不全的情况,全体医务人员在包长江的带领下,以他们自己身掌握的熟练技术和热心服务于百姓的高尚医德,给一方百姓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保障。由于他们的努力,深得百姓的爱戴和欢迎。
老百姓喜欢图牧吉镇卫生院,他们声称这才是他们自己的医院。
对一个缺医少药的贫困而偏远的地区,图牧吉镇卫生院的存在和崛起,无疑是一方广大老百姓的福气。希望图牧吉镇卫生院能进快的发展和完善。也期望更多的平困与偏远地区,能出现很多这样的医院,因为百姓喜欢她,更多的人们需要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