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每年带走多少人?
抗生素每年带走八万人生命?
救星还是杀手?
滥用抗生素,祸及千秋
http://s12/mw690/4c721b7dtx6DisRjQhK54&690
首先是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随着突变,少部分细菌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它们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压力下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会增加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抗生素的机会,从而加快耐药军团的扩张。
其次是会出现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世界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出现致残、致畸、致死、住院时间延长3.6%-25%出现药源性致死(我国国内为20%以上)。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二重感染,即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真菌感染。
生命的律动---水,郑重的劝告您,你才是你自己最好的医生,切不可滥用抗生素,让悲剧重演。
抗生素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误区4: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误区6: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误区7: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误区8: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制止滥用药物,防范法规需升级防范滥用法规需“升级”
应该说,我国目前的药品及食品管理法规中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有相关规定的,但这些规定主要限于卫生部门的内部规章及医院管理中抗菌类药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法律强制力及处罚力度也相对疲软。因此,在法律层面应该出台更为严厉的重典。
加强临床使用的监管
患者只有在医院,经过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后,具有严重的感染症状且医师认为必须使用,才能由医师开具处方使用抗生素。此外,还必须经过医护人员认可,并由药房最终审定,强调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针对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序审定非常严格。
另外,患者在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制度上应该不允许执业医师直接运用最高端的抗生素类药物(例如第四代头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低端抗生素类药物。
最后我们还要忠告您:健康是您生命的载体,船要漏了还怎么去远行?远离药物伤害,重视营养保健,增强自身免疫,做好预防工作!
http://s2/mw690/4c721b7dtx6Disfs9z331&690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生命的律动--水>dsb2517869,本平台志在:探究疾病真相,关注生命健康,爱与尊重自然,把握健康品质!如果您觉得好,请将这份爱推荐给你身边的至亲好友,让身边更多的朋友透过我们的分享;家庭更加和睦,身体更加健康,生活越来越美好!
方法1:打开微信→点击屏幕下方通讯录→然后点击→屏幕右上方十字按钮→点击查找公众号输入→dsb 2517869→搜索。点击搜索结果加关注;方法2:扫描<生命的律动--水>的二维码加关注,传递正能量,公德自在身!https://res.mail.qq.com/zh_CN/images/mo/DEFAULT2/79.gif
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你在她们心中变得更有价值。轻点手机将“我”分享给您的至亲,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