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天津《渤海早报》2016-07-05
《杂文选刊》2016年8期转载
气不过

常人遇事气不过,智商、情商双双跳水,幽默感归零,绅士风度、游戏心态也会自动清空。应急表现又会如何?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是凶狠的;歇斯底里,精神崩溃,这是疯狂的;哭爹叫娘,忍气吞声,这是怯弱的;找个合适的地方,独自静一静,这是沉稳的;寻求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明智的。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人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摊上大事,蒙冤受辱,吃亏上当,人格被贬损,权益遭践踏,在协商、仲裁无果的情况下,司法程序的跟进很难一步到位,倘若一方或双方丧失理智,事态就会骤然升级,甚至瞬间失控。
2016年5月17日晚,在安徽芜湖市的光华星城小区,一对年轻夫妇惨遭杀害,独身女儿坠下高楼,脑部伤势严重,经医院全力抢救,至今昏迷,很可能成为植物人。凶手周某某是小区的保安,事发后投案自首,供述如下:数日前,女业主驾车不慎轧死了周某某的爱犬,周某某找女业主索赔三千元,遭到断然拒绝,双方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周某某气不过,于是强行闯入女业主家中,持刀行凶,一幕悲剧遂不可逆转。
回头来看,周某某和女业主都是炮仗脾气,谁也不肯妥协退让,原本用三千元钱就可化解的难题,最终却搭上了几条鲜活的生命。试想,周某某在异地打工,难免孤独,平日视爱犬如亲友,一旦痛失所爱,自然悲愤交集,倘若女业主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适当赔偿周某某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又何愁不能息事宁人?反过来,倘若周某某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失误(未拴好犬绳,任其逛荡),对女业主的过错就不会恨之入骨,即使索赔不成,也不至于让暴戾之气冲昏头脑,制造这起灭门之祸。周某某年纪轻轻,杀人又何异于自杀?
2016年5月23日傍晚,在厦门市思明区槟榔路,一名潘姓女司机驾驶白色路虎越野车反复猛撞挡在前方的黑色捷豹轿车,围观者眼见大马路上“虎豹相争”,叫好之声不绝于耳。高清视频还原了这幕闹剧的现场:当路虎撞向捷豹的右车身时,车旁的一位中年男子如同导演,大声指引潘某“撞中间”。捷豹被撞移位后,半身不遂,遍地狼藉,路虎大获全胜,扬长而去。
事发后,经厦门警方调查,路虎车主潘某在大马路上当众发飙,是因为她母亲投资招宝网的理财项目,上当受骗,对捷豹车主所在的公司心生积怨,于是“白虎撞残黑豹”的闹剧轰动网络空间,引发热议。当天晚上,潘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潘某的母亲是理财骗局的受害者,损失的钱财追不回,潘某气不过,怒火填膺,出此下策,以泄心头之恨。她是法盲吗?我估计不是。开路虎越野车的人,容或张狂,但绝对不会愚蠢到把强行撞车当成免责的游戏。有道是,大家出门办事,求财不求气。既然求财不成,求气就是再折一阵。刑事拘留案底难销,车损赔偿亦非小数目(以此案的定性,保险公司不可能理赔),潘某在网络上一夜暴红,她赢得的并非美誉,而是牢狱之灾。
如今,骗子多如牛毛,一个人无法把持住自己的贪心,就务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母亲受了骗,女儿气不过,也应该先走法律途径,倘若此路不通,就大度一点,认赌服输,权且把损失的钱财当成学费,往后多留点神,给自己常提个醒:“我惦记的是骗子的利息,骗子惦记的是我的本金。”防患于未然,才能高枕无忧,否则“虎豹相争”的闹剧适足以自贻伊戚。
戾气比煤气的燃爆点更高,后果相当可怕,损人不利己,害人终害己。在全国各地,医闹事件屡见不鲜,屡禁不绝,多半起因于医疗事故。病人家属气不过,一旦协商不成功,赔偿谈不拢,气势凌厉的拳掌刀棒就向主治医生挥去,一桩又一桩血案怵目惊心。医闹入刑是近年的新法,路怒族的过激表现也可能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其震慑效果如何,尚须拭目以待。
《好汉歌》误导过不少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乍一听,这句歌词合情合理没硬伤,但细一想,那个“该”字大有讲究,不易把握,何时何地该出手?何时何地不该出手?没个规则,就没个定准。理直气壮固然成立,但冲动伤人、激情杀人已远远超出“该”的范畴。毕竟在“理”字上面,还有一个威严的“法”字。就算你怒伤了肝,气炸了肺,也不可触犯刑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