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走笔•只讲理,不骂你

(2015-01-24 08:30:26)
标签:

教育

分类: 边走边议

(首发于石家庄《燕赵都市报》2015-01-24)

只讲理,不骂你

 

 

    为人父母,理应认真思量、仔细琢磨一个重要的问题:言传身教(用道理说服儿女,用德行感化儿女)是门精细活,如何才能做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互联网的喷溉或滴灌,心智早熟,枝叶扶苏,可不是些微阳光就可温暖的,些许雨露就可滋润的。父母轮番上阵,教子心切,若非通情达理,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如同孙悟空痛恨紧箍咒一样痛恨父母的碎碎念。

    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父母何必纠结于“天赋的权威”?说一不二,指东不西,适足以造就奴才。在家里营造民主气氛,乃是当务之急。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保留互通情理的津梁,乃是成功之本。须知,世界上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不堪教的儿女。

    两年前,小女伊美年满十岁,妻子提议,我应将精力和注意力多往家庭教育方面转移。父母的职能、职分原本是有些不同的:母亲长于用情,父亲善于讲理;母亲将孩子养育成人,父亲将孩子锻造成器。如此重要的任务分配下来,我责无旁贷。

    在一个晴光淑气的夏日,我与女儿约法四章:“一、凡事有商有量;二、在任何情况下,爸爸只讲理,不骂你;三、爸爸的合理化建议,你要充分采纳;四、你犯了错,爸爸给你两次改正的机会。”订约以来,伊美听我讲了许多故事和不少道理,她将这种形式的谈话称之为“酒心巧克力”。伊美很调皮,有时她会想方设法找茬子,钻空子,甚至捅娄子,但我很少责骂她,偶尔生气,说了过头话,自知犯规,不等她出示“黄牌”,立刻道歉。父亲一辈子总要对孩子说几声“对不起”,才算明智。

    我跟女儿讲道理,涉及到诸多方面,有人有事,有古有今,有凭有据,程度或浅或深,指向或远或近,语气或严肃或轻松。比如:帮助他人是一门技术活,仅有善意和热心还不够,有时盲目的热心甚至是致命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但试错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善待小动物,要有始有终,不离不弃,缺乏责任心就会伤害它们;把今天应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再做,希望就可能大打折扣;一个人获得了快乐,就等于获得了成功;每天做好一件小事,集腋成裘,就不会虚度光阴;最大的麦穗不在别处,就在你手中;错觉和幻觉固然绚美,但事实更为雄辩;不要贪图便宜,某些伪装的便宜标价比生命还要昂贵;海底的沉船很多,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讲诚信不等于犯傻,先要看清楚对象是谁,地点在哪;性格决定命运,怨天尤人是找错了对象;感恩惜福,既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的最高素质……

    我知道,言之有理还不够,言之有物才行。对于有的道理,她一知半解。对于有的道理,她心存疑惑。没关系,只要她勤于思考,耐心推敲,迟早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即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也会尽可能将它们“硬着陆”的风险降至最低限度。海伦·凯勒、居里夫人、特蕾莎修女、中国最早的女飞行员李霞卿、颜雅清等人的奋斗经历,我讲得兴起,伊美听得兴高,道理就像盐末融入佳肴。

    我向伊美强调三个第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明白第一。前两个“第一”无须多作解释,至于“明白第一”,即要求她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判断力,逢人而能察真伪,遇事而能析是非。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貌似放低了身架,削弱了权威,实为高明的选择。父母开启孩子的心扉,获得孩子的信任,情是钥匙,理是密码。

    在中国,学校教育多半是一片荒地,家庭教育也多半是一片荒地。有人急着种树,有人急着种花,有人急着种五谷杂粮,有人急着种经济作物,最终样样都种了一些,样样都没有长好。一位朋友很悲观,他认定中国教育长期讳疾忌医,已经病入膏肓,就是起孔子于九原,也将徒唤奈何。相比而言,我没他那么绝望。只要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性,就算学校教育乏善可陈,家庭教育仍有法子可想,仍有力气可用,仍有成果可得。销声匿迹的希望女神也迟早会露出身影,撩开面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