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理随笔·山在那里

(2007-03-17 22:41:56)
分类: 边走边议

山在那里

 

 

 

   曾经有人向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提出一个暗藏圈套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马洛里不假思索,给出的答案比手术刀还要锋快,只有异常简明的四个字:

   “山在那里。”

   太妙了,任何回答都不可能比他的这个回答更聪明机智,更妙到颠毫。

   山在那里,它不招你,也不惹你,但它会大大地激发一位男子汉的雄心壮志,征服的快乐永远是人类快乐家族中一位最重要、最显赫的成员。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无论他们的结局是遇刺,是病死,还是遭到流放,征服天下已经使他们得到充分的精神满足,那不是浅薄者的虚荣心在暗暗作祟,而是强者的雄心向理想的巅峰进发。山在那里,它不会来找你,你要主动去找它,最终你被它高高地托举,像一棵参天之树,也像一片出岫之云,你找到了自由,摆脱了人之为人的一切伧俗委琐之处。

   世界上有形的山,单是8000米以上的就有十四座,许多登山家一生最大的梦想和理想就是悉数征服它们。西藏登山队的英雄仁娜和边巴扎西在奔赴迦舒布鲁姆峰的途中,在巴基斯坦境内遭遇山体滑坡,仁娜殉难,边巴扎西重伤,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人认为,他们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过于惨重了,殊不知,一位登山家的最佳归宿即是将魂魄交托给大山的怀抱,与彩云、白雪、蓝天、崖石、冰川融为一体,而不是将尸骨葬在某个光荣的公墓,受到千万人的凭吊。

   生命危险,肯定无处不在,有时甚至迫在眉睫,死神逡巡于左右。真正的登山家,你给他一百次从容进退的机会,他也只肯给你一个铁定的答案:宁愿摔得粉身碎骨,葬身于乱石之中,也不愿过得平庸无奇,老死于户牖之下。电影《垂直急降》有一组画面慑人肝胆,撼人心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处在最下端的父亲毅然割断了自己的安全绳,身子疾速坠向大地。他以如此果敢的父爱保全了儿女,也保全了对巅峰的无限神往。

   伟大的登山家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谦卑”,什么叫做“高山仰止”,他们征服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又岂止于惊险万端。他们将生命孤注一掷,极有可能输得血本无归。徒手攀缘被列入极限运动,这些“壁虎”在挑战极限的危险时,也预约了极限的快感,他们要么遭到最严厉的惩罚,要么获得最崇高的奖赏,没有中间道路可行。著名“蜘蛛人”、徒手攀楼攀岩冒险家阿兰·罗伯特曾说:

   “我长期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每一次拿定主意去徒手攀缘,我的生命便进入倒计时状态。我好似一个被判决了死刑的犯人,一旦登顶成功,便立刻获得特赦,那种重获新生的喜悦,简直妙不可言。”

    有形的山摆在那里,登山家图谋征服它们。无形的山横亘在每个人眼前,勇士和懦夫各怀心思。事业、爱情、名誉、地位、健康……它们都是一座座高山,我们是否想过要征服它们?我们是否有能力征服它们?懦夫仰起头颈,等待林妹妹从天上掉下来,馅儿饼从天上掉下来,金钱的雨点从天上掉下来,一夜成名的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结果脖子酸了,腿脚麻了,眼睛花了,掉在他们头上的却只有鸟粪、灰尘和落叶。勇士输掉了原有的血本,他还是勇士,懦夫撞着了意外的幸运,他还是懦夫。心劲可大可小,生命的价值也可大可小,世间多的是患得患失的碌碌庸人,他们瑟缩于高山的阴影之下,卑怯地叹息,忧愁地老去,那是多么可悲!

   山在那里,我们想征服它,勇敢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我们不做懦夫,也别做愚公。愚公移山,那是一种没凭没据的狂妄,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祖孙万代齐心合力干的却是同一件苦事和蠢事,如此自虐,所为何来?如果说有山挡住了你的去路,那就翻越它,或者迁徙到山的那边去,又何至于非要夷平这座山?

   山在那里,不管它有形或无形,你笑对它而不轻视它,热爱它而不仰慕它,征服它而不摧毁它,这才是智者该当抱持的人生态度。

    我们不是苏格拉底,但不能没有一点苏格拉底的智慧;我们不是阿兰·罗伯特,但不能没有一点阿兰·罗伯特的勇气;我们不是笑傲江湖的英雄,但不能没有一点英雄主义的情怀。山在那里,我们在这里,相看两不厌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在心中将它们视为最珍贵的收藏。

 

 

    [本文首发于《解放日报》 2004年12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