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9月13日小学音乐教研活动记录

(2018-09-28 10:13:32)
分类: 音乐教研记录

http://s1/mw690/001oNfyIzy7nYWVTi1Od0&690


http://s4/mw690/001oNfyIzy7nYWWW0cb03&690

http://s11/mw690/001oNfyIzy7nYWXdCZQ1a&690

2018年9月13日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在康城小学进行,共有31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分为两项,一是市教研员做了器乐讲座二是康城小学胡菲菲老师进行了现场课展示,课后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研内容整理如下:

 




                                  




音乐教学目标:

公民形成基本音乐素养12年音乐基础教育


1
识读乐谱

2、根据乐谱唱奏简单歌乐曲

3、用音乐知识能力欣赏或鉴赏音乐作品(音乐厅剧场音像)

4、高级:唱奏专业方法、合作演奏、组织活动、感受音乐人文内涵与壮美等等




我们的一生的音乐教学行为能不能让学生达到?




 

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1有兴趣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柯达伊、克罗兹  

中央音乐学院的新体系

需要时间)




2
器乐教学







3
教学评价 




中考

特长生加分自主招生(现实利益)




国家音乐课标中的器乐要求:

 课程标准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内容标准

教学领域二:表现——演奏

 【12年级

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学习坚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作简单评价。

每学年能够奏乐曲12

79年级




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选择某种乐器,运用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用优美音色进行演奏。能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请奏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演奏乐曲
23首。







器乐教学的方式
      1课题:自治区校本课题、市教育局级课题               

     




2
模块课、社团、兴趣组等




3
课堂+
器乐形式




4
表演
: 




校内外,学生奖励、成绩展示、自信心、自身影响力
    5
、竞赛







决定器乐教学的两个关键因素
 

   

  




1
外因:学校重视

 

   

  





2
内因:个人利益、觉醒使命担当责任

  




《教案》——

母鸡叫咯咯   

     

     

     

    

 【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第三册第四课《母鸡叫咯咯》

 【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不但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而且在音乐创造领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将陶笛与教材紧密结合,打破传统音乐课堂结构,做到唱中有奏,以奏助唱,本课以“魔法”为线索,以角色扮演为引导,围绕歌曲母鸡叫咯咯展开,让学生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学唱歌曲,通过听,唱,手势教学,编创,等多种体验感受歌曲的音乐要素,在探究实践中,不断唤起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体验中,一改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潜能,

 【教材分析】: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由带再现两段体构成,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的运用,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形象,有趣的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歌词生动的描绘了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噗噗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学易记,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教学方法上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运用奥尔夫手势教学让孩子感受音乐课堂的乐趣,具有简单易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稳定音高,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感受歌曲所表现出 

母鸡下蛋的欢快音乐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节奏与歌唱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聆听,模唱,合作表演,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鼓励学生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学习3

5两个音,并为歌曲的节奏编创旋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学习3 5两个音,

 【教学用具】:多媒体,陶笛,钢琴,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律动体验,老师以农场管理员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并改编母鸡叫咯咯的歌词,介绍农场,带学生律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

二,新歌教学部分,

(一)找母鸡

(1) 老师介绍拥有魔法的陶笛,

(2)  

 变魔法,用吹奏咒语的方式介绍魔法陶笛。

(3)   听辨模唱咒语旋律,2/4 3
3


3 3 | 3 5 5

(4)   整体感受歌曲,猜猜母鸡去干什么了?

(5)   听遍咒语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6)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陶笛,通过聆听 模唱

律动等活动,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感受旋律重复与变化的音乐辨别能力。

二,扮母鸡,

(1)

出示歌曲主要节奏型,学生用“咯”朗读。

2/4 
X

X
X X  | X X X

(2)     

随老师打响板读节奏,

(3)     

分组,扮演角色,熟悉节奏,

(4)     

随音乐模唱整曲,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角色,感受歌曲,学习歌曲,主要节奏类型,为学生学唱歌曲以及编创环节做铺垫,三唱母鸡,

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感受,找出表现母鸡报喜动作的了乐句。

(1)引导学生编创动作学唱第三句,解决歌曲难点。

(2)师生合作演唱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创编动作,主动探索,体验歌曲第三乐句的情绪。

四,演母鸡

(1)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速度与情绪。

(2)通过母鸡啄米和母亲散步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用弹性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鼓励学生模仿母鸡形态演唱歌曲,巧用铁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体验并模仿母鸡下蛋,处理歌曲的力度变化,进一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歌唱与表现,并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

 三拓展部分

 1在魔法棒的游戏中学会3

5两个音

2学习用奥尔夫手势3和5

3学生用奥尔夫手势与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4学生分组演唱歌曲。

5学生分组讨论,用3

5两个音为指定节奏,编创两小节的旋律

6学生分组创作新曲,师生共同演绎,培养对3

5的识谱兴趣

7师生在表现音乐共享,音乐创作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初次尝试让孩子们自己编创旋律,学生在自己编创新旋律的活动中再度体验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总结与评价,一学生谈收获,二,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与鼓励,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与同伴分享并自信表达自己的收获,既是对整节课的梳理,也是对学习效果的反馈

 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歌曲,我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学习歌曲的模式,巧妙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趣,将陶笛教学与奥尔夫教学紧密相结合,从演唱合奏到创作,全新的《母鸡叫咯咯》,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逐渐展开,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故事游戏,情境编创等多次变化重复的音乐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歌曲,学会歌曲,懂得歌曲的意境,把课堂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特别是学生在运用魔法的游戏中学会了3和5,两音后能够用3和5两个音,为指定节奏编创旋律,随机应变,让孩子们用所编创的旋律作为伴奏实体,给歌曲城市伴奏,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考勤记录:

 实到:一小张老师、王老师 
 

  三小马老师、曹老师 
 

 五小万老师、朱老师

 
 

 
 六小李老师、唐老师 

   

 八小徐老师、马老师、刘老师 

  

 
 

   

九小潘老师、曹老师、梁老师   

     

十小张老师、孙老师、刘老师

 
 

 
 十一小梁老师、张老师 

     

  十二小吕老师

 
 

 
 十五小张老师、潘老师 

     

 实验小张老师、孙老师

 
 

 
 南小朱老师、张老师 

     

  雅小张老师、邢老师

 
 

   康小胡老师、康老师

 请假:一小郭老师 

 三小陈老师 

 七小王老师 

 八小娄老师 

 二十小李老师

缺勤:

二小2名 
 七小1名 

  十二小1名   

 实验小2名 

 

   
 

 
 十四小2名 

  十六小1名   

十八小3名 
 二十小2名 

 北师附小4名 

 
 

 

 注:本次缺勤教师较多,特别是白区缺勤教师较多,请各区教研员督促好本区教师及时参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