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中学音乐教研活动记录
(2018-09-27 00:02:21)分类: 音乐教研记录 |
依据《2018市艺术中考方案(修)》“艺术中考总成绩50分,过程性评价15分、音美技能35分(器乐35分,歌唱32分,5人一组进行测试)”的规定,全市艺术中考音乐技能考试在市招办的严格领导下,组织4人专家评审组,于6月初至月底奔赴各区中学,顺利完成音乐技能测试工作。以下是工作情况总结
1.音乐技能测试考的是学校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其中选择音乐进行测试的学生中,小合唱考试人数约占95%、器乐约占5%,器乐测试中有陶笛、吉他、口风琴和竖笛,钢琴古筝等社会学校艺术学习暂不适合作为音乐技能测试内容,且普通家庭缺少条件不便学这些乐器,考这些会不公平,欣慰的是我区各中学均没有出现这些现象(钢琴古筝等学生音乐素质如何评价第3条作说明)。
2.器乐比声乐高3分的原因:学生在12年义务教育音乐学习后,不会唱歌不会识谱的现象普遍存在,因素复杂,其中原因之一是音乐本身有非语义性和弥漫性,教材歌曲简单听多了不识谱也基本会唱,教师不费很大精力也能教会歌曲,但学生识谱能力、声乐基本技巧却没有形成,因为在班级一对40授课及一周1节课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声乐气息支撑、音准节奏及喉腔打开等歌唱能力和识读乐谱素养的,而唯有课堂小器乐(课标中的课堂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陶笛等)的学习必须先学乐谱、练习视奏技巧、同时吹奏时有乐器音准与音高节奏的刺激强化,可以在短时间內形成识谱能力、音乐技能和素养,但器乐教学乃至舞蹈戏剧教学等却要付出艰辛努力,辛苦类似物化生竞赛辅导,这种辛苦普通音乐教师很少有人主动担当。所以提高器乐分值是为了通过艺术中考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器乐,促进教师器乐教学积极性,推动课堂小器乐开展,尽力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形成。
3.因艺术考试准备时间紧迫,全市又要统一标准,所以本次考试以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考试。依据国家音乐课标中“演唱与演奏”的要求,考试内容只限歌唱和演奏两个内容。但经过实践,显然这种测试方式不能满足我市目前模块课程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需要,我市艺术中考可以探索依据课标但高于课标的测试评价方式。
建议:今后如继续艺术中考,可在5人一组基础上将歌唱齐唱、小器乐齐奏、舞蹈等集体表现形式纳入测试;同时将学过钢琴、管乐、民乐的学生由教师编组合奏辅导,以合唱合奏曲目测试体现合作能力的形式进行测试;还可以对学过戏剧课程的学生5-8人为一组表演本学期戏剧课程内容进行限时测试,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表现、文化积淀、表演自信心、合作能力、服装造型、当众表达经验与能力的评价,彰显现代公民完整的综合素质,展现我市课程改革后学生综合素质发生巨大变化的崭新风貌,体现艺术课程百花齐放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格局,真正通过艺术中考评价促进和加强我市艺术课程多元化的开展。
经验:5人小组表现表演唱;印象分动作表现;音乐伴奏,技能成绩提高?分组男女声同组,提前适合调整,小组自由结合;规范礼仪(起始鞠躬),动作设计表现与情感表达相适应。服装统一造型干净淡妆。小音乐剧舞蹈戏剧考核形式多样,主评委审核首末学生,评分以挡为差异。小音箱播放,学校提供输分员评委核查核对,学生胸牌,合唱档次,精神面貌,自信。排序编组便于复查。教师训练教学反映责任心能力。
教研考勤记录:
三中马老师、刘老师
高级中学邓老师
十中张老师
十三中宋老师、罗老师
北师杨老师、吕老师、王老师、吴老师、汪老师、余老师
北师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