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子
林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18
  • 关注人气: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传》精华释读——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

(2018-08-19 11:46:09)
标签:

《左传》精华释读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

历史

文化

情感

《左传》精华释读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

 

 

多次说到齐景公和晏子这对君臣,或许是上天有意造化,让他们共事半个多世纪而且不离不弃,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景公与晏子可谓相反相成,和而不同,似乎就是天生的冤家对头;景公说东晏子说西景公以为黑晏子偏要证白,反正几乎没有情投意合的时候。人说同床异梦,君臣共在朝廷在漫长的岁月朝夕相处就这样彼此南辕北辙却能坚持那么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其实,我们换位思考,这倒也不难理解。齐景公做君他要的是江山社稷要确保君位不旁落他人,而且要是过得舒舒服服赏心悦目并且万寿无疆永享富贵那是最好不过了。晏子当然不是随意投其所好的那种,但晏子的确是真心辅佐景公并且日夜殚精竭虑也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着姜姓齐国至死不渝的那种,他的根本目标与景公是始终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君臣在长期看似志不同道不合却能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原因。试想,如果晏子心存旁骛不是真心实意为景公的核心利益兢兢业业,还动不动耍小脾气,甚至置君王颜面于不顾,言辞刻薄谈吐刁钻态度蛮横几乎就是挖苦嘲讽几近谩骂,景公从来是逆来顺受,乃至在晏子去世之时如此感怀:“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此情此景我们岂能不为之动容——君臣相濡以沫数十载却炼就这样一份弥足珍贵的赤诚与笃信并至死耿耿于怀,人言得一知己足矣,那景公当然是可以无憾了!

晏子不可爱但可敬,晏子不近人情但却保有至真的人性,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心系国家人民,他极力为君王废寝忘食却无怨无悔,他出生入死一生奔波劳苦从不计任何功利,活得精彩死得青白,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中华传统美德中高大上的楷模,晏子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担当一份挚诚一份睿智一份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他的话近似故弄玄虚但仔细品味却不失本色;他走南闯北看似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但回过头想想那耗费的是他一生勤勉与历练的心血。所以,我们读晏子读齐景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调侃”,甚至觉得晏子就是经常拿齐景公开涮,不要忘记两个人在这样高处不胜寒的平台互动而得心应手相得益彰且珠联璧合,我们只有羡慕嫉妒却永远不知有恨!

我们读读《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关文字(附白话):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ráng]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yù]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晏子曰:“敢问何谓也?”公曰:“吾以为在德。”对曰:“如君之言,其陈氏乎!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取之公也簿,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公曰:“善哉!是可若何?”对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公曰:“善哉!我不能矣。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zhn];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公曰:“善哉!寡人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对曰:“先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鲁昭公二十六年齐国出现彗星,齐景公要派人祭天消灾。晏子说:“这是没什么用的,只能自欺欺人。天道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人不能随意改变它,祭祀祈祷有什么用?天上出现流行,那是用来消除污秽的。君王没有污秽的德行,自然也就不用清除;如果德行污秽,祭祀祭祷能减轻吗?《诗》说:‘这个文王,小心恭敬。敬重事奉天帝,祈求各种福禄,他的德行不违背天命,接受四方归国。’君王没有违德的事,四方的国家都会来到,为什么怕有流星?《诗》说:“我没有什么担忧,要有就是夏后和商,由于政事混乱,百姓不得安宁。’如果德行违背天意而混乱,百姓将要流亡,祝史的所作所为,于事无补。”齐景公听了高兴,就停止了祭祀。

齐景公和晏子来到宫室大厅对坐,景公感叹道:“多么漂亮的宫室啊!谁配拥有它呢?”晏子问:“君王,您是什么意思啊?”齐景公说:“我认为有德的人才配。”晏子说:“如您所说,那应该是属于陈氏吧!陈氏虽然没有大仁德,但对百姓肯施舍。豆、区、釜、钟这些量器,从公田征税时陈氏就用小的,向百姓施舍时就用大的。您征税多,陈氏却施舍多,百姓向着他就自然了。《诗》说:‘虽然没有德行给予你,也应当载歌载舞。’陈氏的施舍,百姓已经手舞足蹈了。您的后代如果怠惰,陈氏又不被灭亡,他们的封地就变成国家了。”齐景公说:“啊!这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只有礼可以阻止它,如果符合礼,家族的施舍不能扩大到国内,百姓不迁移,农夫不变动,工人、商人不改行,士不失职,官吏不懒政,大夫不贪图公家的利益。”齐景公说:“讲得好啊!我不能做到了。我从今以后开始知道礼能够用来治理国家了。”晏子说:“礼可以治理国家,由来已久了,它与天地并行不悖。国君发令,臣下恭敬,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仁爱,弟弟恭敬,丈夫和蔼,妻子温柔,婆婆慈爱,媳妇顺从,这是合乎礼的。国君发令而不违背礼,臣下恭敬而没有二心,父亲慈爱而教育儿子,儿子孝顺而规劝父亲,哥哥仁爱而友善,弟弟恭敬而顺服,丈夫和蔼而知义,妻子温柔而正直,婆婆慈爱而肯听从规劝,媳妇顺从而能委婉陈辞,这当然是守礼的好现象。”齐景公说:“的确!我现在明白了礼应当加以弘扬了。”晏子回答说:“先王从天地那里接受了礼以治理百姓,所以先王一向崇礼守礼。”】

 

 

                              2018.08.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