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精华释读 城濮之战
(2018-03-30 20:53:53)
标签:
《左传》精华释读城濮之战教育历史文化 |
《左传》精华释读
城濮之战
关于城濮之战,历史上渲染得已经很传奇了。从《左传》描述的情形看,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气磅礴,反倒觉得这仅仅是一场突如其来但很快就偃旗息鼓的冲突。尽管晋楚两大阵营投入战场的兵力不少,但是和战国时期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特别是楚国一击即溃和我们感官上的大国军事实力有点不相称。虽然如此,确实经过这场战争晋楚的影响力发生巨大变化,晋国开始走上国际舞台的核心而楚国因为损兵折将加之国内存废太子的斗争加剧,很快楚国就走下坡路了。
读《左传》,真正描写两军对垒以及如何厮杀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出于儒家一贯的立场,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在如何让军事冲突更多的体现其正义性与胜利的必然性上作者是不厌其烦大书特书的。其中,我们发现战争前已经开始的国际纷争,通过这些纷争体现的小国安危后面的大国博弈,以及围绕战略战术的精心谋划,其阴谋阳谋共存,明争暗斗同步,在此两大阵营的各路豪杰可以说斗智斗勇,这为后面大战的真正展开已经提前布局,我觉得《左传》类似的描写是生动的也是细腻和成功的。
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以晋、楚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联盟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进行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齐、秦、宋与楚、陈、蔡、许、郑展开较量,晋国赢得战争并在践土举行胜利会盟,楚军败退成得臣(子玉)畏罪自杀。
当初,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来到了楚国,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该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像财宝这些东西,你们楚国多得很,如果我真能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我们两国又不幸要战场上见的话,那我就退避三舍。”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果真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之后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文公重耳因宋公在他流亡时待他很好,于是召开众将商量救宋事宜:想向楚国说情,怕楚国不肯,要和楚国打仗,自己也不大情愿,又担心齐、秦不赞成。后来想出一个办法,先答应宋国并说明原因,叫他们先和齐、秦联系,请齐、秦与楚交涉,送些礼物给齐、秦。晋先出兵伐曹、卫把曹、卫灭掉,将两国的土地分一些给宋,以弥补宋的损失。楚成王见晋欲救宋,便叫大将子玉不要逼近晋师和晋打仗。成王告诫说晋侯在外逃亡了十九年,回到国内,他什么危险都经历过,人情世故他都明白,这是天意决定的,这样的人不要和他打仗,成王叮嘱子玉要知难而退。可是,这个子玉却不信邪,坚持要和晋人打仗,他派人向成王请战,说:“我不敢说一定要立功,只是想堵一堵那些说闲话人的嘴(当时那个蒍贾不是就有言在先嘛!),成王听了不大高兴,仅仅批给他少量的军队。随后,子玉派使者对晋人说,你们如放了曹、卫的国君,我们也就释宋之围。晋人听了以后,一面将楚使者抓起来,一面私下对曹、卫说,准许他们复国,并让曹、卫自绝于楚。子玉被激怒了,于是率部进逼晋师,晋文公让自己的部队向后撤退。对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的军队,他们是大臣作统帅,现在君王避让臣下,这不是太丢脸了吗?狐偃说:“出兵理直才会气壮,理亏就没有底气。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并说过一旦交手要退三舍以避之。如果我们背信弃义,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对方士气就会高涨。假如我们撤退,他们仍穷追不舍,那就是他们理亏。”于是晋军退却三舍(九十里)。 果然,子玉上当而轻敌冒进,战争就这样朝着有利晋军的方向发展。
两军对峙城濮,子玉派大将鬬勃向晋文公请战:“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子玉名)与寓目焉。”晋栾枝答词相当谦恭:“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相见。”
城濮交战双方阵容:晋三军,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楚国亦三军,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鬬宜申)统率左军,子上(鬬勃)统率右军。仆从国郑许附属楚左军,陈蔡附属楚右军。四月六日,晋军严阵以待,子玉似胸有成竹——“今日必无晋矣!”当两军接触,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陈、蔡军惊骇逃散,楚右军溃败。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两面旗帜,令二旗后退引诱楚军。晋下军栾枝率部以车辆曳树枝奔跑佯装溃逃,子玉遂令楚左军追击,因而忽略对陈、蔡右军的救援。楚左军追击晋上军其侧翼暴露,晋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随即子玉率残兵败将退出战场,晋军占领楚军阵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
城濮之战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战术上,晋军集团都是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定力,君臣上下精心谋划不放弃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特别体现在具体战术上比如兵不厌诈运用得十分巧妙奏效,这对身经百战不可一世的子玉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他恰恰忽略了晋军的无微不至而犯了感情用事傲慢轻敌的毛病,这直接导致战场出现不利局面而作为元帅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战时手足无措,好在子玉没有全盘皆输——中军得以保全,这也证明子玉并非等闲之辈——假如他不是羞愧难当,而是汲取此役惨痛教训重整旗鼓,说不定还会有东山再起之日——问题只是机会却没有留给这位曾经无限风光的楚国令尹……
我们读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关乎城濮之战的文字(附白话):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bì]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子玉使伯棼[fén]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tè]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yìn]次于城濮。楚师背酅[xī]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子玉使鬬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晋车七百乘,革显、革引、鞅、革半。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pèi]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lù]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lú]弓矢千,秬[jù]鬯[chàng]一卣[yǒu],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
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xuān]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jí]之,俾队其师,无克祚[zuò]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biàn]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馀毒也已!蒍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中报告危急情况。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不去救他就断绝了交往,请求楚国解围,他们又不答应。我们想作战,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怎么办?”先轸说:“让宋国丢开我国而去给齐国、秦国赠送财礼。假借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我们逮住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喜欢曹国、卫国,一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齐国和秦国对宋国的财礼喜欢,而对楚国的固执很生气,能够不打仗吗?”晋文公很高兴,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楚成王进入申城并住下来,让申叔离开穀地,让子玉离开宋国,说:“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晋文公在外边,十九年了,而果然得到了晋国。险阻艰难,都尝过了;民情真假,也都知道了。上天给予他年寿,同时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所设置的,难道可以废除吗?《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德的人不能抵挡。’这三条记载,适用于晋国。”
子玉派遣伯棼向成王请战,说:“不敢说一定有功劳,愿意借此堵塞奸邪小人的口。”楚成王发怒,少给他军队,只有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跟去。
子玉派宛春到晋军中报告说:“请恢复卫侯的君位,同时把土地退还曹国,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子犯说:“子玉无礼啊!给君王的,只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而要求君王给出的,却是复卫封曹两项。这次打仗的机会不可失掉了。”先轸说:“君王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安定别人叫做礼,楚国人一句话安定三国,我们一句话而使它们灭亡。我们就无礼,拿什么来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救援了又抛弃他,将对诸侯说什么?楚国有三项恩惠,我们有三项怨仇,怨仇已经太多了,准备拿什么作战?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他们,逮了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打起仗再说。”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同时私下里允诺恢复曹、卫。曹、卫就与楚国断绝邦交。
子玉发怒,追逐晋军。晋军撤退。军吏说:“以国君而躲避臣下,这是耻辱;而且楚军已经疲劳不堪,为什么退走?”子犯说:“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哪里在于在外边时间的长短呢?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这里。退三舍躲避他们,就是作为报答。背弃恩惠而说话不算数,要用这个来蔽护他们的敌人,我们缺理而楚国有理,加上他们的士气一向饱满,不能认为是衰疲。我们退走而楚军回去,我们还要求什么?如果他们不回去,国君退走,而臣下进犯,他们就缺理了。”晋军退走三舍。楚国骑士要停下来,子玉不同意。
夏季,四月初一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国归父、崔夭、秦国的小子慭驻在城催。楚军背靠着险要的地方扎营,晋文公担心这件事。听到士兵念诵说:“休耕田里的绿草繁茂,丢开旧草而对新的加以犁锄。”晋文公很疑惑。子犯说:“出战吧!战而得胜,一定得到诸侯;如果不胜,我国外有大河,内有高山,一定没有什么害处。”晋文公说:“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栾枝说:“汉水以北的姬姓诸国,楚国都把它们吞并完了。想着小恩惠,而忘记大耻大辱,不如出战。”晋文公梦中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咀嚼自己的脑浆,因而害怕。子犯说:“吉利。我得到上天,楚国伏罪,而且我们已经安抚他们了。”
子玉派遣鬬勃向晋国挑战,说:“请和君王的斗士作一次角力游戏,君王靠在车横板上观看,得臣可以陪同君王一起观看了。”晋文公派遣栾枝回答说:“我们国君知道您的意思了。楚君的恩惠,没有敢忘记,所以待在这里。我们以为大夫已经退兵了,臣下难道敢抵挡国君吗?既然大夫不肯退兵,那就烦大夫对贵部将士们说:‘准备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国事,明天早晨将再见面。’”晋国战车七百辆,装备齐全。晋文公登上有莘的废城观看军容,说:“年少的和年长的,排列有序,合于礼,可以使用了。”就命令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增加武器。
初二日,晋军在莘北摆开阵势,胥臣让下军分别抵挡陈、蔡军队。子玉用若敖的一百八十乘率领中军,说:“今天一定灭掉晋国了。”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胥臣把马蒙上老虎皮,先攻陈、蔡两军。陈、蔡两军奔逃,楚军的右翼部队溃散。狐毛派出前军两队击退楚军的溃兵。栾枝让车子拖着木柴假装逃走,楚军追击,原轸、郤溱率领中军的公族拦腰袭击。狐毛、狐偃率领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翼部队溃散。楚军大败。子玉及时下令收兵,得以不败。
晋军休整三天,吃楚军留下的粮食,到初六日起程回国。二十七日,到达衡雍,为天子在践土建造了一座王宫。
这一战役之前的三个月,郑文公派军队到楚国助战,因为楚军已经失败而害怕了,派遣子人九和晋国讲和。晋国的栾枝进入郑国和郑文公订立盟约。
五月初九日,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结盟。初十日,把楚国的战俘献给周襄王:驷马披甲的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郑文公作为相礼,用的是周平王时的礼仪。十二日,周襄王设享礼用甜酒招待晋文公,又允许他向自己回敬酒。周襄王命令尹氏和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用策书任命晋文公为诸侯的领袖,赐给他大辂车、戎辂车以及相应的服装仪仗,红色的弓一把、红色的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和箭一千枝,黑黍加香草酿造的酒一卣,勇士三百人,说:“天子对叔父说:‘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惩治王朝的邪恶。’”晋文公辞谢三次,然后接受命令,说:“重耳谨再拜叩头,接受和宣扬天子的重大赏赐和命令。”接受了策书就离开成周。从进入成周到离开,三次朝见周王。
卫成公听说楚军失败,害怕,逃亡到楚国,又到了陈国,派遣元咺奉事叔武去接受盟约。二十六日,王子虎和诸侯在天子的庭院里盟誓,约定说:“全部辅助王室,不要互相伤害!谁要违背盟约,就要受到神的诛杀,使他军队颠覆,不能享有国家,直到你的玄孙,不论老小。”君子认为这次结盟是守信用的,认为晋国在这次战役中能够用道德来进攻。
当初,楚国的子玉自己制作了镶玉的马冠马鞅,还没有使用。作战之前,梦见黄河河神对他说:“送给我,我赐给你孟诸的水草地。”子玉没有送去。他儿子大心和子西派荣黄劝谏,子玉不听。荣黄说:“死而有利于国家,尚且还要去做,何况是美玉呢?和国家比起来这不过是粪土罢了。如果可以使军队成功,有什么可惜的?”子玉仍然不肯。荣黄出来告诉两个人说:“不是神明让令尹失败,令尹不以百姓的事情为重,实在是自取失败啊。”子玉失败之后,楚成王派使臣对子玉说:“申、息的子弟大多伤亡了,大夫如果回来,怎么向申、息两地的父老交代呢?”子西、大心对使臣说:“子玉本来要自杀的,我们两个阻拦他说:‘不要自杀,国君还准备杀你呢。’”到达连穀,子玉就自杀了。
晋文公听说子玉自杀的消息以后,喜形于色,说:“没有人再来为害于我了。蔿吕臣做令尹,不过是维护自己罢了,并不是为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