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精华释读 德以柔中国 刑以威四夷
(2018-03-22 13:17:59)
标签:
《左传》精华释读文化历史教育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
《左传》精华释读
德以柔中国 刑以威四夷
周襄王时期(前651年―前619年)随着王室式微,诸侯争霸日益激烈,各诸侯为霸权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大国地位甚至凌驾于周王之上,不仅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而且时常图谋不轨;与此同时,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室毕竟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即使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不可一世但面对周天子还是有几分怯意,王室内部也因此会觊觎多多,那背后自然是尊崇荣耀和利益。于是我们看到在诸侯厮杀的同时,王室内部也不风平浪静,时伴激烈的争斗乃至刀光剑影的血腥,公元前635年发生的“子带之乱”便是明证。
子带,姬姓名带,亦称叔带、大叔,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阳南),谥号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姬阆之子,周襄王姬郑异母弟。当初,王子带深受母亲惠后的宠爱,惠后打算立王子带为嗣君,但没有来得及惠后便去世了。周襄王三年(鲁僖公十一年,公元前649年)夏天,王子带召引扬、拒、泉、皋和伊洛的戎人一起进攻周朝都城,进入都城后,烧毁都城东门。秦军、晋军攻打戎军救援周朝。同年秋天,晋惠公让戎人与周襄王讲和。周襄王四年(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夏天,周襄王由于王子带召引戎人前来侵犯的缘故,便派兵讨伐王子带。同年秋天,王子带逃亡到齐国。周襄王五年(鲁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春天,齐桓公派仲孙湫到周朝访问,同时要他说起王子带的事情。仲孙湫访问并未和周襄王谈起王子带。仲孙湫回国,向齐桓公汇报说:“还不行。周襄王的怒气没有消除,恐怕要等上十年。不到十年周襄王是不会召他回去的。”周襄王十四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大臣富辰对周襄王说:“请您把太叔(王子带)召回来。《诗》说:‘和他的邻居融洽,姻亲才能友好。’我国兄弟都不融洽,哪里能埋怨诸侯不顺服?”周襄王听后很高兴,便将王子带从齐国召回周朝。王子带从齐国回到周朝后,便和周襄王的王后隗[kuí]氏(狄人首领之女)私通。周襄王十六年(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废黜隗氏。当时大臣颓叔、桃子曾奉周襄王之命,带领狄人军队攻打郑国,二人害怕狄人会因隗氏遭废之事而怨恨他们,于是奉戴王子带攻打周襄王。周襄王的侍卫人员准备抵御,周襄王说:“如果杀死太叔,先王后将会说我什么?宁可让诸侯来商量一下。”周襄王于是就离开都城,到达欿[kǎn]时,都城里的人又把周襄王接回都城。同年秋天,颓叔、桃子奉事王子带率领狄人军队进攻周朝,把周军打得大败,俘虏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周襄王出逃郑国,住在郑国的汜地。王子带自立为王,与隗氏住在温地。周襄王十七年(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向晋国告急,晋文公接纳周襄王。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周朝。晋文公采纳大臣狐偃的建议,辞退秦军,然后率军顺流而下。同年三月十九日,军队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地,左翼部队迎接周襄王。四月初三日,周襄王进入王城。在温地抓获王子带,把他杀死在隰城。周襄王因晋文公平定叛乱有功,将阳樊、温、原、攒茅的田地赐给晋文公,晋国得以在南阳开辟疆土。
诸侯勤王目的非常明显,打着各自算盘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影响,晋文公此次勤王可以说对树立自己的威信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晋国第一次替天行道,我们读《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句“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此“文”乃晋文候,说的是周平王时代的事。当年,周幽王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别名姬余、姬余臣)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一说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亦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战后,申侯等诸侯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私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都不来朝贡他。同时,以虢公翰为首的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姬望为周王,史称周携王。虢公翰一族向东迁徙,立国于中山一带,以拱卫新成立的周王朝。从此,周朝二王并立。周携王即位为王时已经二十多岁,政令不易为外臣操控,而周平王还是七八岁小孩,权臣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周携王当政年代,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拱护,内有和揖百族的内政国策,所以政通人和,对邻近姬姓晋国更是不加防备。然而,晋文侯早有向北拓疆发展的野心,其东北方莫国的强大发展阻碍了晋国未来发展空间,周王姬望即位二十一年后,晋文侯趁姬望巡视虢地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位之名袭杀,终结二王并立局面。郑武公也开始征伐原归附周携王姬望的东方诸侯,周平王称赞晋文侯助他重归正统地位,作《文侯之命》(见《尚书》)褒奖之。历史是为成功者书写的,周携王可以说苦心经营西周王朝20多年功业可圈可点,但是历史却难寻蛛丝马迹,成语有“讳莫如深”,就是说周携王当年立足于“莫”(或为“鄚”),这是不能被提及的“避讳”,原因就是正统文献只说周平王东迁开启东周时代,其实那个20多年的辉煌因人废事被无端的隐晦了!胜利者周平王在《文侯之命》却不免无助的谦卑—— “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
周携王之事已经远去,历史的风尘还是隐约萦绕云烟,汉初设立郡县,原战国时期莫、易二地设有望都县、广望县、鄚县等,而望都留存至今。
我们读读《僖公·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勤王围原”相关文字(附白话):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bǎn]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享,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xí]城。
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cuán]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秋,秦、晋伐鄀[ruò]。楚鬬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wēi],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bì]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zhēn]为温大夫。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dī],对曰:“昔赵衰以壶飱[sūn]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朝。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情尽力更加有效;既得到诸侯信任,又合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同时信用传扬在诸侯中,现在是机会了。”让卜偃占卜,说:“大吉。得到黄帝在阪泉作战的预兆。”晋文公说:“我当不起啊。”卜偃回答说:“周室的礼制没有改变,现在的王,就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得到《大有》变成《睽》,说:“吉利。得到‘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这个卦,战胜以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而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承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来迎接您,不也是可以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大有》,天子也就回到他的处所。”
晋文公辞退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军队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地,左翼部队迎接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日,襄王进入王城。在温地抓了太叔,把他杀死在隰城。初四日,晋文公朝觐周襄王。周襄王用甜酒招待晋文公,又让晋文公向自己回敬酒。晋文公请求死后能用隧道葬他,周襄王没有允许,说:“这是王室的规章。还没有取代周室的行为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厌恶的。”赐给晋文公阳樊、温、原、攒茅的田地。晋国在这时候才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晋国军队包围了阳樊。仓葛大喊说:“德行用来安抚中原国家,刑罚用来威慑四方夷狄,你们这样干,无怪我们不敢降服了。这里谁不是天子的亲戚,难道能俘虏他们吗?”于是就放百姓出城了。
秋季,秦国和晋国进攻鄀国。楚国的鬬克、屈御寇带领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经过析地,绕道丹江水湾子,同时捆绑着自己的士兵假装俘虏,以包围商密,黄昏的时候逼近城下。夜里,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假装和鬬克、御寇盟誓的样子。商密的人害怕,说:“秦军已经占领析地了!戍守的人背叛了!”于是就向秦军投降。秦国军队囚禁了申公鬬克、息公屈御寇而回国。楚国的令尹子玉追赶秦军,没有赶上。楚军就包围陈国,把顿子送回顿国。
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军官说:“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国投降。晋文公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任命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狐溱作为温地的地方官。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镇守原地的人选。勃鞮回答说:“以前赵衰用壶盛饮料并携带了食物跟随您,他一个人走在小道上,饿了也不去吃它。”所以晋文公让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