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
(2010-10-11 21:36:14)
标签:
东吴幸福感教育盲目消费各种证书 |
分类: 心智 |
9月26号的“东吴相对论”,话题是孩子的教育,有一些内容,值得记录,重听,整理如下:
- 如何培养小孩子面向未来竞争的能力?知识不那么重要,重要是的帮助孩子建立幸福感!幸福教育是就培养孩子的快乐感!
- 国外的中产阶级家庭与蓝领在教育上的区别:
-
- 蓝领是定位式的教育,是考级式的,考各种证书;
- 中产级家庭是个人型(personal)的教育,因为这些家长本来就是成功人士,知识市场上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 国内的教育多数是蓝领式的教育;
-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真的现代化,要看到下一场大雨后是什么样子?中国有一个城市,从来没有被雨淹过,是青岛,是德国100年前的市政建设结果!
- 中国有时将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变成了消费的,投资是面向未来的,伸展性的;消费是展示性的;如将孩子放在一些很贵的学校;我们的盲目消费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很明显的!
- 认真是“认得眼前真”;
- 优秀的人是因为走上一条别人少走的路:
-
- 推迟的满足感;
- 承担责任;
- 尊重事实;
- 保持平衡;
- 环保与人的内心的幸福感关系很大,对环境问题影响最大的是人的内心的危机!
-
- 我们的环境是来自人的内心的法则:我们要不断推进新品取代旧品,让人不断追求更新的产品;
- GDP不断增长,地球上就有了更多废品!
- 这是人的内心的荒芜的体现!
- 孩子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幸福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将孩子变成不幸福!
- 幸福感是人与自然、与他人的合一感与亲密感!
- 幸福是一种习惯,不幸福也是一种习惯!
- 你遇到什么场景与你的反应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
- 现在很多的教育是威胁式的教育,让孩子没有幸福感!
- 幸福的人是内心丰富的人,幸福一种生产力!
- 弥勒佛:皆 大欢喜!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大欢喜!
- 缺乏幸福感的人会寻找权力感!权力感越大,对周围人的不信任感就越强!幸福感的替代物是权力感!如同饮盐水解渴!世界大战的始作踊者都是童年不幸的人,他们需要大的场面弥补幸福的缺失感!
-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塑造安全感!
- 对孩子幸福感的培养不是溺爱,溺爱给孩子的是权力感;对男孩穷养,不是指总是给孩子威胁感!要培养孩子自小对别人的信任!
- 孔子认为,乐教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教育人们建立良性意识与整体意识!
- 幸福是一种软实力;
- 不丹国的幸福指标之一:在不带来直接利益的情况下主动帮助他人!
- 幸福感50%来自遗传,10%来自外在条件的(如财富),40%是你在后天如何培养的幸福感!现实中,90%的人认为财富是幸福的因素!
- 建立孩子幸福与快乐的心智模型,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后一篇:人类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