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与清华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2009-06-06 11:02: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事业 |
今天在广东省参加全省的管理学院院长联谊会,有二十多个院长与两个企业参加!共同研讨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天地一号食品陈总是北大(本科)与清华(EMBA)的学生,他分享了北大与清华在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
- 北大倡导:民主、兼容、自由,清华强调:务实,创新、合作;
- 北大的文化是培养小企业主文化,清华的文化是务实协作的文化;
- 清华老师教育学生要:出活、听话!
以自己在清华学习的经历,有相同的感觉,清华的理工科背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经管类的学生!
如果中国最好的大学如此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对很多高校的经营类人才培养方案有所启示!
我在会上做了关于《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三点思考:
- 企业是如何选择经营管理类人才的?
-
- 企业的用人需求是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人力资源分析再到人员选择、人员招聘,而校园招聘已经是企业经历了前期过程才有的行动。如果学校不能够参与前期企业的过程,那么是没有办法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
- 企业人员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构成之一,一个不合适的人才引入,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企业会很重视对人才的“采购工作”,像其他资源采购一样,企业是希望能够有采购提前期、采购标准、供应商资质评估等工作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有希望长期经营的企业都会希望与培养人才的机构建议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那么就需要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产品生产标准)上一定要与企业提前对接,与企业的战略与经营计划对接,而不能只是在就业环节对接!
- 市场经济下,不会有一个生产机构能够生产出所有客户都满意的产品,个性化、需求对接是市场经济下买卖双方的基本沟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培养人才与需求人才的双方是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
- 企业是如何培养经营管理类人才的?
-
- 我讲了企业大学的培养人才标准,企业重视诚信、务实、创新等素质教育,企业强调学以致用为最高标准!
- 同时介绍的“四管一服”企业培养经理人的课程模式!
- 最后介绍了一门企业培养经管类人才的核心课: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
- 中国院校经营类人才培养的模式思考
-
- T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纵深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 全脑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这是一次很有质量的会议,更是一场人才需求方与采购方就人才培养标准进行的探讨会议,虽然有些问题不能够马上解决,但是双方能够坦诚沟通,相信一定会在未来产生很多的好的改变,因为双方有实现共赢的立脚点!
前一篇:学习中粮--细致处见功夫
后一篇:这些,在沙盘世界只需要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