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2009-04-14 00:18:15)
标签:

灵岩寺

随笔/感悟

随记

踏青

泰山

图片

杂谈

分类: 摄影图文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这一棵头偏向东方的古老柏树,叫做摩顶松,老干半枯,新枝滴翠。

相传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前,曾来此抚摩柏树,说道:“我要去西天取经了,你啊在我走的时候头向西,等我归来的时候向东,这样大家就知道我回来了。”后来果然在玄奘东归的时候柏树头由西转向了东。

后来又在树下种植一棵柿树,合起来意为“百事如意”。

现在柏树柿树两株并立,根深叶茂,每至深秋,柿红柏绿,相映成趣。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摩顶松旁边的破败的殿宇,叫五花殿,又名五花阁,原来的五花殿为两层:上层供奉毗卢、药师、弥陀三佛;下层供奉圆通菩萨。进深五间,四面各有一门,门下各探出一个龟首,四周回廊壮丽,可惜毁于清末大火。现在仅存门前宋代的八棱石柱及覆莲柱础。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的主殿千佛殿。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集中了大量的文物,建筑本身也是相当的有价值。此殿始建于唐代,北宋进行了扩建,明清时期进行了多次维修,此殿规模宏伟,金碧辉煌,从现有的建筑特点和建筑材料看,此殿基本保留了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明清时期将坏掉的建筑材料进行了修整和更新,通过考古研究来看主要是对腐坏的木构件进行了替换,现在的柱础依然还是唐宋时期的遗物。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

    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

    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观后,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整个大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式宫殿建筑。上面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特别的是大殿屋脊上的脊兽,最前面的一般的都是骑马的仙人,而这里的却是四大金刚。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整个殿宇的出檐使用的檩子比较粗大,使得出檐探出的特别深远高耸,犹如飞翘的翅膀,檐下的繁复的斗拱疏朗宏大,错落美观,额枋斗拱都饰有精美的彩绘。

灵岩寺游记——3摩顶松·千佛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