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2009-04-14 00:06:07)
标签:

灵岩寺

随笔/感悟

随记

踏青

泰山

图片

杂谈

分类: 摄影图文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山门殿内,威武的护法金刚,俗称“哼哈二将”。他们的职责是守护佛法和寺院的安全。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通过他们的嘴形大家就可以辨别出哪个是哼将,哪个是哈将。

大家看到,闭嘴的就是哼将,张嘴的就是哈将。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出来金刚殿,脚下有溪水东西流淌,上架三桥,

东曰虎溪,中曰聚善,西曰接引,皆为建寺时建造。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北面是天王殿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出来天王殿,在路东有几块重要的碑刻。这是唐朝《唐垂拱造塔记碑》,垂拱是武则天的年号,此碑是灵岩寺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再往北,两侧是钟楼、鼓楼,为北宋末年寺内住持妙空创建,现在的建筑是清朝改建的,钟楼内悬挂的是明正德六年(1511年)住持正昂和尚铸造的铜钟一枚,重量达5000斤。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我们常说暮鼓晨钟,就是说晚上僧侣上晚课的时候敲鼓,上早课的时候敲钟。

暮鼓晨钟出于唐朝李成用的《山中》一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钟鼓原来都是佛教的法器。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过了钟楼、鼓楼,北面便是大雄宝殿。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一层高台上。宋政和(1111-1114年)年间,由寺僧仁钦和尚创建,现为清代遗物.原名献殿,明正德(1506-1521年)改名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正殿,是寺中僧人为供佛、讲经等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大雄宝殿的建筑比较特殊,它面阔5间,进深6间,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为硬山顶,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的碑刻和石幢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早期塑像已毁,现供奉的是1994年新塑佛祖释迦牟尼和菩萨像.

殿内的八角石柱及和覆莲柱础是宋代的遗物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灵岩寺游记-2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的塑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