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拥军优属好家庭”章家牛事迹材料
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是著名的“东乡武术”发源地之一。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民风淳朴。59岁的章家牛是个老党员,是名老村干,前后15年间曾先后担任过这个村村委会主任、书记。退职后,发挥余热,在拥军优属方面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被乡邻们敬称为“兵爸爸”。
章家牛的长子章为良1991年冬应征入伍,现是南京军区某部正营职干部,章家牛同老伴随小儿子一家3口在一起生活。多年来,章家牛从自己的家庭做起,点点滴滴的为支持儿子在基层部队工作而默默奉献,也力所能及的在自身范围内推动促进“拥军优属”工作。章家牛挂在嘴边的一席话是:人民军队是钢铁长城,军人是基石,基石不固、基础不牢,钢铁长城就不稳固。章家牛的家庭人口多、挣钱的少,老伴体质弱,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拿章家牛的话来说,为了不让在部队工作的儿子分心,为了不让儿子工作“掉队”,每次儿子打电话回家,章家牛都鼓动老伴笑呵呵的只说收成、不谈减产;只报喜讯、不讲忧事。今年5月份,章家牛的老伴在自留山上采茶时,不小心摔断了腿骨,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在章家牛老伴卧床休养那段日子里,小儿子与小儿媳在外打工,他老伴痛疼和寂寞时非常想念在部队工作的大儿子,同时也非常心痛章家牛一边要照料自己,一边还要干一大堆家务活、农务活。但章家牛宁愿自己累得直不起腰来,也不允许老伴在电话里给大儿子透露半点信息。
大山村有“崇文尚武”的好传统。最近几年,已有18名高中、中专毕业的有志青年投笔从戎,在部队大学校里锻炼深造自己。为缓解这些军人家属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压力,章家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织村里的一些退职老干部、老党员以及一些有志向的男女青年,成立了一个拥军优属的互动小组。农忙时节,带领这些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山场果林,为军属排解劳动力不够的忧愁,送去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军属优越的荣誉感和喜悦感。
大山村是个只有2000多人口的小山村。2006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后,大山村破历史记录的一下子有5名优秀男青年体检合格、政审通过被批准应征入伍,整个山村都沸腾了。就在全村人都为之喜悦高兴时,有一名被应征青年的家长死活不同意儿子去参军,理由是自己的儿子在江苏省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月薪将近4000元,舍不得这丰厚的工资待遇。这名应征青年找到章家牛,章家牛随后赶到这个应征青年的家,开门见山的说,有一句话说的好,你让你儿子去当兵,儿子在部队也许没有什么作为,你家里经济要受些损失,你夫妻两人可能会后悔两年!但你不同意你儿子去参军,你两口字就可能后悔一辈子!你儿子也可能恨你们一辈子!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宽裕了!但你不能忘记“有国才有家”这个简单的道理,更不能忘记国防,你儿子不当兵,他儿子不参军,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得那老两口羞愧的低下了头,心诚口服的欢送自己的儿子参了军。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从大山村走出去的军人把章家牛对军队、对军人的深情和挚爱变成“练兵习武、争当合格优秀军人”的动力,争相在各自岗位上有所作为、建功立业。目前,大山村在部队服役的13名军人,有1名军官、4名士官,另有3人正积极准备报考各类军事院校;有2人立功受奖、多人被评为“优秀士兵”。
左 文
(2007年7月28日发表在《安庆日报--枞阳新闻》周刊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