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科学化把中医引向西化——读评《中医是科学吗》

(2018-11-14 15:56:12)
标签:

健康

中医发展战略

中医复兴

中医非科学论

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

分类: 《中医非科学论》

中医科学化把中医引向西化——读评《中医是科学吗》

/王昆文

 

中医科学化的路线(或思路)在近百年来主导了中医的发展,使中医失去了独立存在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从而走向了西化之路。

王世保先生的《中医是科学吗》一书,旗帜鲜明地.深刻地批判了中医科学化这条路线,认为它就是导致中医异化和衰退的病根,并从而为病重的中医开出了六个辨证施治的处方。这些处方从中医发展战略方向.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提出了振兴中医的具体措施,很有针对性,完全是有的放矢。如他提出的回归经典.突出传统.重视师徒传承.放宽准入.重编中医教材和对中.西医分业管理等,都是很好的建议。

该书凡三卷,分为:科属辨析;迷途指归;救医时方。作者在开篇的第一卷中用三章(四..六章)的篇幅,重点阐述了中医非科学的立论,指出中医与科学有着各自的起源和本质特征,它们是认识自然的两种知识体系并具有完全不同的认知途径。因此他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科学理论也不是真理,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医的所谓科研是中医异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医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中医科学化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作用于中医的结果,批判科学主义是摆脱中医与科学纠缠的唯一途径,等等。这些看法无疑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本人表示赞同。

我认为,科学在对待人类生命和疾病的问题上,还是一个刚刚启蒙入学的小学生,认识得还很肤浅。因此,不能用它来衡量中医,评判中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在医学界依然为西方中心主义所支配的今天,中医学界不应当自我从属,硬要把自己归属于科学的范畴中去,不能走西医实体化、技术化(机器化)和科层化(高度细化)的所谓科学范式的道路。今天,中医之所以被西化,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陷于发展的困境,正是由于犯了这样的错误——即用科学来改造中医,异化中医。如果把中医定位或归类于科学,则始终是未明确中医学的本质,是对中医学的误读。中医不是要控制生命活动,也不是要改造生物界控制改造都离中医的本质甚远。

如果硬要把中医归入到科学的范畴中去,那是说服不了那些反中医人士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勇敢地、旗帜鲜明地、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宣称中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但中医仍有存在的价值,它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和治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与不可替代的。当前科学本身的高度尚不足以理解中医的内涵。因此把中医当作一种科学来发展就发展不起来,也发展不好。只有把它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来对待,这种方式与态度,就是致中和,就是无太过与不及,就是中庸,就是顺其自然。它不是取代,不是杀灭,不是征服,不是越俎代庖,不是形而下者的器,不是分解了又分解,不是拆卸后又组装,不是千方百计地去确诊出一个所谓的病名,不是用人类科技压制、对抗疾病,它的治病观是基于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和自愈能力,医药不过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唯其顺而已。

 

中医科学化把中医引向西化——读评《中医是科学吗》
一本全面阐述中医发展战略思想的中医理论专著 当当网链接  》》》

一些反中医的人士之所以反中医,是因为他们崇拜科学,迷信科学,唯科学之马首是瞻,把中医放在了科学的对立面。但他们不知道,正是其(按:指中医)与西医和现代科技具有本质的不同,才为人类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自身健康的有效途径。而且这种途径和方法,就实实在在地融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内经》所谓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二阳之病发心脾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等。反中医思潮与事件使我们反思:中医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就是科学?中医只有定位于科学,才能发展吗?只要我们没有弄清中医学的本质,我们在与反中医人士的辩论中,就始终有一个经不起别人推敲和攻击的软肋。

弄清中医学的本质,就是要批驳某些人所宣扬的所谓中、西医学在科学本质上的趋同性。我要说,如果中医的本质被科学化了,中医也就完蛋了,或者说消亡了!

有些人担心,说中医如果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承认就会活不下去,或活得很窝囊。——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是不自信的表现。一个寿人功德自绵绵的中医,一个法地、法天、法道的中医,必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光!

有人一方面不赞成中医西化,但一方面又主张中医科学自觉,这不是自相矛盾么?中医学怎么能够科学自觉科学自觉是什么意思?实际上,中医西化就是科学自觉的结果,就是用科学来改变中医,异化中医。

梁启超曾说过,中国人把科学看低了。而我则要说,现在的许多中国人,尤其是那些科学主义者又把科学看太高了。他们以为科学的篮子装得下中医,以为用科学就可解决中医目前存在和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比如他们就高喊在医学科学的旗帜下架构中西医结合的桥梁”——其实哪里有那么容易!

当前,中医发展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遏止中医的继续西化,遏止中医的所谓科学化,彻底结束以西范中以西管中西主中从西强中弱的局面,让中医回归自然,回归民间,回归天然生存的沃土。

2018-11-12

 

(作者简介:王昆文,全国著名老中医。1944年出生,四川自贡人,双手自幼先天性残疾。自学中医有年,后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40余年。自1995年病退后,一直在本地几家中药店坐堂应诊,利用所学中医知识为群众服务。王昆文尊崇《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以及邹润安《本经疏证》和王孟英医著等,临床擅以行气、化痰、祛风、解毒诸法治疗内科杂病。王昆文常以他山之石之名在中医论坛上发表文章。已出版个人专著《坐堂医笔记-王昆文老中医从医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