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废除医疗保险:不要让其掏空了国库

(2008-03-14 15:55:11)
标签:

废除

医疗保险

国库

杂谈

分类: 《国医纵横》
 

废除医疗保险:不要让其掏空了国库

作者:王世保

我们社会在现实中推行的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这就是有的制度的实施不但达不到理论上预期的效果,有时却完全走向了消极的反面,给社会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我国已经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按理民众的医疗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或者缓解,为何底层社会反而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

事实上,只要我们细究,就不难发现恰是这医疗保险制度成为了导致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医疗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国实行这医疗保险制,本来是为了减轻许多国人看不起病的问题,以为通过国家医疗补贴就能让广大患者得到实惠,减轻医疗给他们带来的经济负担。然而,经过长期的实践却发现,医疗保险制度不但没有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助长了医院医德的败坏,成了医院把国家的医疗补贴转移给自己的工具。

进过的医院的患者可能知道,那些看病的医生只要是发现患者接受的是公费医疗,往往就会不择手段地从患者身上捞钱,他们常用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能用昂贵的仪器检查的就不用便宜的检查方法。

例如:我在上大学时,有一位同班同学患了耳病,听力逐渐下降。这位同学到北京一著名耳科医院就诊,当那位应诊医生得知这位同学的医疗费由学校报销时,他就让她做赫兹共振仪检查,结果病没有治好,光两次的检查费用就花了两千多元钱。

2、能用那些利润高的贵药,就不用利润薄的便宜药物。

3、能开大处方的,就不用小处方。

4、能住院的就不让其马上离开医院。

5、能多做几次检查的,就多增加几次检查。

医院所使用的这些从患者身上掏钱的手段都是导致病人“看病贵”的最直接因素,如果说是那些富人或者贵人,那么这点医疗费用不算啥,但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如何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即使有医疗补贴又如何?水涨船高嘛!

那些导致“看病贵”的因素同时也是带来“看病难”的原因。我们不难推理,当一个医院为了能从一个病人身上多搜刮钱财的时候,那么该患者就被迫地占据了别的患者的诊疗资源。比如一个检查科室在一天内能检查20次,每次一个病人,如果该医院要想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要多检查一次,就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个人的检查时间被延迟。既而带来看病比较紧张的状况;检查如此,那么住院就更不用说了。

或者有人提出质疑:这种现象本是医院的医德问题,怎么和医疗保险扯到一起了?

且慢!恰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导致了医院的放纵,败坏了医院的医德,加重了上面的局面。

一旦有了医疗保险制度,那些享受医疗补贴的患者就有着无所谓的心理:你医院想检查几次就检查几次,随便要就要吧!反正我有国家的医疗补贴,那不是我的钱。

医院的医生就想:反正这不是你患者自己的钱,你也不会太珍惜,我能从你身上刮多少就刮多少吧!

患者和医生的这种心理导致了一种肆意抬高医疗费用的恶性循环,医院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断地肆意抬高医疗费用,医德不断地败坏,患者的健康不但受到损害,国家的财政也不断地蒙受着巨大的损失。

或者还有人提出质疑:国家的医疗补贴不是明明地给了病人吗?怎么会加重其经济负担?

事实上,国家的医疗补贴虽然增加了患者支付医疗费用的基数,但是医院肆意抬高公费医疗的价格反而要让大多数患者要比没有享受医疗保险时付出的更多。

那些普通老百姓一旦患上了大病,即使有了补贴,由于医疗费用甚高,该看不起的照样看不起病,医疗保险制度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我们国家的钱财就这样白白地流向了那些无良的医院。

实践证明:实行医疗保险制,肥的是医生和医院,亏的则是国家和民众。它无异于医院借着患者之手从国库里掏钱。

与其让这种制度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医疗负担,损害国家的财政,不如废除它,让医疗进入一种良性的竞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