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用"创新"毁掉了中医(下)

(2007-12-22 14:42:24)
标签:

时事评论

创新

中医

分类: 《国医纵横》

不要用"创新"毁掉了中医

作者:王世保

 

三、中医衰败的原因决定了创新不可能推动中医的发展

现在不少人士用他们的科学意识把中医衰败归咎于中医基本理论不能象西医或者科技那样日新月异,所以他们误认为只要能够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就能推动中医的发展,扭转现在的日益衰败的局面。他们努力实现中医创新的实践结果却与他们的预期恰恰相反,事实就是不断中医理论没有创新,那些为中医理论所准备的创新因素却加剧了中医的衰败,这就是他们不明中医为何衰败的原因。

中医理论仅是理论而已,它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态表现出来进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中医理论只有通过一个中医家群体才能发挥其相应的救死扶伤的作用。因此,中医的兴衰也就是中医队伍的兴衰,而如何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中医家队伍就关系着中医的兴衰存亡。

那么如何才能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中医家队伍呢?这就要涉及到我们的中医教育和管理体制,而这两种体制最终又取决于相应的文化环境如何。在原来以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固有文化环境里,中医主要是以民间中医的形态自发的存在着,其来源主要是靠师承和自学。中医就在中国固有文化环境之中,为那些千千万万的中医家所传承,并按着自身的发生规律进行演进。但是在近现代的西方文化环境里,中医就开始面临着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例如:

1、中医在异质的文化环境里,缺少支撑其合理性存在和认识正当性的中国固有文

化背景;

2、受西化教育的影响,中医队伍普遍西化,导致整体疗效水平下降;

3、西化的中医院校教育培养不出合格的中医学生,而民间中医又被相关的法规所

扼杀,导致中医队伍的数量严重萎缩,临床阵地丧失。

4、不受那些具有西化意识民众的信任,中医失去了一部分受众群体。

失去了中国固有文化的支撑,我们在唯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的主导下,按着西医的

教育和管理模式已经塑造不出一支德艺双馨的中医家队伍了,这导致中医队伍的整体疗效水平下降,中医队伍和医疗阵地日益萎缩。

我们看正是这些外部的因素导致了中医的衰落,而不是中医理论自身的落后或者停滞。如果我们的国家中医管理部门现在仍然不开始从这些导致中医衰落的根本原因去作手改变中医的衰败的现状,不去对现在足以导致中医异化性消亡的教育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是潜意识里仍然认为中医理论落后或者停滞不前,既而一味地强调要创新中医理论,那么这样的政策导向就会进一步误导人们的视线,让人们看不清当前中医教育和管理体制的失败,让中医学界继续在那些无聊的创新中进一步沉沦,中医的衰败也就会继续。

四、为了创新而创新,必然会毁掉中医

中医是用来治病的,有关中医的任何行为都应该指向救死扶伤的终极目标。中医理论经历过了近两千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完善,其理论框架已经稳定和近于完备。虽然有爱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等新的疾病出现,但是中医在这些疾病面前并没有失效,而是突显了自己比西医所具有的优势,在中医理论仍然有着确切的疗效和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今人所要作的工作就是如何去把中医理论继承好,既而在临床上更好地为病人去解除疾患的痛苦,而不是“没事找事”似地非要去砸烂这个永不会过失的中医理论框架,进行那些无任何意义的所谓的“创新”。

如果我们仍然不顾中医区别于西医和现代科技的理论特征,用所谓的“创新”意识去作践中医,那么我们的这钟“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行为不断不会有任何结果,而且对中医也是祸害无穷。

第一,我们在“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这个时代精神的麻痹下,就会毫无根据地认为认为中医固有的理论已经不能用了,需要丢弃中医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所谓重构中医理论。比如有人说:我们可以解构阴阳五行理论,把中医基本理论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然后再进行重构。这只是一种不假思索的妄想。

首先,当我们解构阴阳五行理论之后,整个的中医理论就会倒塌,此外阴阳五行理论不是象科学那样是在假设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天文与物候的千万年以来精准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因此它的正确性是有着深厚的天文背景做支撑的,也就是说阴阳五行理论是不可解构的。

其次,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医学已经有了一个,那就是西医理论体系,西医理论框架是与现代科技的理论框架是一致的。我们要想彻底解构中医理论,然后把其建立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必然会重走西医理论建构的老路,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建构出西医理论来,这显然是一个自毁中医且没有丝毫意义的重复性劳动。

第二,我们在“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这个时代精神的麻痹下,就会毫无理性地认为必须把现代科技引入中医理论中来。这种“引进论”只是一种“画蛇添足”的愚蠢行为,它将使得中医相对于西医的诊疗优势丧失殆尽。

首先,中医引进科技手段将会使望闻问切四诊的客观化和仪器化,且不管这样做是否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它必然使得患者的诊疗费用大大地提高,中医的简、便、廉的优势将会丧失,人们将会面对第二种“西医”。

其次,中医诊疗的标准化将会使得中医象西医那样机械地去给病人“照本宣科”,既而降低中医家的主观能动性,阻碍其个性化诊疗特征的形成,阻碍中医治疗疾病途径的革新,进而阻碍中医疗效水平的提高。

另外,就是不顾中医自身的特征,把一些附释中医理论的西医理论融于中医理论中,导致中医理论思维的混乱,进而导致中医的异化。

第三,为了创新而创新,必然会浪费中国纳税人的钱财。

为了创新而创新,去实现预期的中医理论大发展,国家每年都会拨出一定的资金去大力支持所谓的“中医创新”的项目和课题,到头来得到的是一堆对中医发展有害无利的论文,不仅推动了中医队伍的异化和疗效水平的整体降低,而且也大大地浪费了广大纳税人的钱财。

因此,我希望国家的医政管理者要切实地反思近百年来造成中医日趋衰败的原因,回到中医队伍自身的组织建设上来,改革现有的教育、研究和管理体制,壮大中医队伍,拓宽中医的临床阵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推动中医有效地发展;不要再制定一些误导中医发展的“创新”战略文件,我们的中医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