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黑诊所行医自由化医政管理 |
分类: 《国医纵横》 |
作者:王世保
《“黑诊所”与行医自由化》这篇文章发出以后,得到了一部分人士的支持,也得到了一部分人士的批评。批评是正常的,因为一方面有些根本没有任何医疗知识和经验的骗子无证行医坑害患者的案件较多,一方面则是人们受限于西医管理体制的视野不能理解行医自由化的现象。本文拟就针对一些批评对《“黑诊所”与行医自由化》这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作出进一步说明与补充。
首先,我不是在为所有的“黑诊所”鸣冤叫屈,在对“黑诊所”的理解上,就象熊立新医生所言,“黑诊所有两种:一种是有一定医疗技术,主观上愿意看好病,为了生计不得不开着;另一种是没有医疗技术,以坑害百姓、谋取暴利为目的。”( http://blog.sina.com.cn/u/4b9a73c601000b13 )那么《“黑诊所”与行医自由化》这篇文章所偏向的就是第一种,“对于医生而言,如果他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可以为病人看病,并且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这种行医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入,那么他就有一种行医的欲望。可是,如果他没有或不能取得现行的行医证怎么办?那就只有违法行医。”第二种显然是一种医骗子,这是不能让他们行医的,医药管理部门是需要打击的。
因此,我说的行医自由化,就是指第一种“黑诊所”应当有自己的合法的行医权利,他们虽然不能通过国家设限的考试,但是他们确实在临床上具有自己显著的疗效,有的甚至超过从正规院校毕业的医生。这种现象在中医队伍里是比较普遍的,那些在中医院校从事课题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或者教授,他们由于多理论少临床,在治病的疗效方面有的还不如那些农村祖传的没有执业医师证的赤脚医生。举一个例子,在信阳地区潢川县里有一个很出名的祖传中医,他有一个治疗各种肝炎的祖传方子,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地方肝炎病流行(尤其是学生),许多肝炎患者都是在这里治好的,包括潢川县医院里的一位医生得病也是到这里得以治愈,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卓越疗效的祖传中医,他的行医资格还是当地政府部门照顾给予的。
医学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而后者则强调的是经验性,那些理论性较强的医生在疗效上往往不如那些经验性较强的医生,而资格考试往往倾向于理论性较强的医生,对经验性较强的医生却不利,这就是为何有些是主任医师的医家疗效也是平常无奇,而那些不能通过考试的土中医却能疗效卓著。
中医行医自古就是自由的,民间中医自发地发挥着基层医疗的作用,这符合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用西医的管理体制对中医行医设限,导致大量的祖传中医和自学中医者不能行医,这是中医队伍的一大损失,也是广大疾病患者的损失。由于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医学,所以在治病方面各有优势。一些在西医看来是大病难以治愈的,往往在中医这里并不是难治,一个治疗水平高的中医往往能让得大病的患者花费很少的费用就能治愈。我曾经收治一个西医检查患有丙肝和胆囊炎的女性患者,她在地区中心医院花了几千块钱仍没有治愈,我给她诊治,喝了二十六付药,不足一百块钱就基本治愈,最后吃复方丹参片善后。
行医自由化并不是一种绝对地自由化,不是让那些毫无医疗知识和医疗经验的人对患者进行任意坑骗,它与“宽进严管”的政策是相须的。你没有医疗知识和医疗经验的人可以行医,但是一旦出了事故,就将进行严惩,你必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的害人行为付出代价。我们必须对自愿行医的人采取一种威慑,那就是你自愿行医,必须在自信能够治愈病人的前提下来进行,而不是出于骗钱目的。因此,行医自由化必须依靠法规限制在具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和医疗经验的人士范围中。
在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是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我们希望中国政府采取一种“行医自由化、宽进严管”的政策,允许那些“具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可以为病人看病,并且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医生看病,缓解大中型医院对医疗活动进行垄断而造成的消极作用,进而消除部分患者对当前的医疗体制的不满与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