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中药西制异化了中医药
(2007-03-16 16:01:11)
中药西制异化了中医药
作者:王世保
中药西制完全按着西药的研制思路来研制中药,这必然会给中医药带来异化。中医药的异化则会导致中医药逐渐退出社会医疗,走向消亡。因此,为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让其在社会医疗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来阻止中医药的异化。
中药西制导致中医药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化学等手段分析中药的微观组成,进而异化中药理论
中医治病的主要资源就是中药材,中医家对中药材的认识是通过中医药理论来进行的,中医家用中医药理论来描述中药材的性能,并在临床中根据中医理论来指导使用。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药理论认识范围内,中药材才成其为中药材。
中医理论中,中药材往往被当着一个整体来对待,通过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对其整体进行描述,这是中医药自身的文化特征。惟有如此,它才能被纳入中医治病的范围内,而被医家在临床上加以灵活地运用。
但是,当西方医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国的老百姓自我意识里生根以后,人们就很难再以中医药理论自身的眼光来看待中药材,研究者使用西方医学的术语来对其进行描述,同时对中药材的研究也使用科学的研究手段。这种科学的眼光本着西方原子主义的基本思想否定中药材治疗疾病的整体性,把中药材发挥着用归于里面的具体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由中药材整体割裂出来的一些细小组成部分,它们被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
这样有效成分就成了人们认识中药的一个焦点。
这种出于西药眼光来看问题的做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有效成分和原药材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中药材是中药材,它是以整体来发挥作用的;而所谓的“有效成分”只是研究者从中药材中割裂出来的一部分。
因此,现代的药化研究完全以有效成分遮蔽了中药材,两者却是本质上不同。
(二)用西医和西药理论来阐释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而遮蔽中药理论
就象中药材被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认识和描述一样,中药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也是用中医理论来作整体的认识和描述的。中药理论是中医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治疗的过程和病体进行整体的观察而得来,它反映出的信息应是中药对人体的整体作用。
每一味中药材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只有在中医药理论中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因为中药理论的术语的涵义是在整个中医药理论的语境下被赋予的,脱离了整个中医药理论,它们是不能被解释的,也就是说中医要理论与西医药理论是在逻辑上互不相通的两个认知体系,它们之间没有等同性,也就没有相互的转化性。
那么,那些针对中药材的作用机理而进行的现代药理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在原中医药理论是不可能被理解的,因为这些源于西药理论的术语在中医药里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涵义,它们不具备与原中医药理论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则是它能被中医理论理解的前提。同样,这些中医药理论在西医药理论里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理解。
因此,那些针对中药理论所做的现代药理解释并没有把其解释得比原来更清楚,相反,它却用另外一种理论来代替原有的理论,这是对原有中药理论的一种替代和遮蔽,而不是解释,也是对原有中药理论的一种异化。
(三)用中成药逐渐替代汤剂,使中医的特色减弱
中医不同于西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医家在临床上针对具体的病人具体的病症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个体化治疗体现的是一种随证变化而变化的灵活性,这是一种对西医临床机械化治疗的一种超越,因此,使用汤剂仍然是中医在临床上不可替代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是,将中药材按着固定的处方制成一成不变的中成药代替临床辨证施治,则使中医临床治病的这种灵活性大打折扣,它不利于中医家的临床辩证施治,进而降低了中医在临床上的疗效,使其特色减弱。
尤其是现在实行非处方的药品管理制度,那些病人在没有经过临床医家的诊疗,仅根据说明书就自行买药给自己治病,这就更难保证中药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
这种只重效率的现代用药手段违背了中医药自身的特征,降低了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这种只顾效率不顾中医药自身治病规律的用药方法是不可取的。
(四)为“废医存药”提供了口实
现代部分反中医的人士在面对不可反驳的中医疗效的时候,他们往往诡辩称:这是中药自身的效果,与中医理论无关。因此,他们就提出了一个荒唐的意见,那就是废医存药。
这种“废医存药”的做法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中药治病要由两部分来完成,而且这两部分都是由中医药理论来决定的。
首先,中医家要根据中医的病因病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这为下一步用药打基础。
然后,在正确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并根据中药的药性进行组方。
我们看,中药之所以能治病,其物质性是一方面,而中医药理论则是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没有中医理论做指导,这些中药材基本上就是一堆草根数皮。
但是,当我们口头上反对废医存药的时候,我们却在中药西制的路线下不断地实现这一提法。
首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和化学成分的研究,用西药和化学理论祛中医药理论化,这就是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自认为清楚的西医药理论代替中医药理论:你看为啥中药能治病,是因为里面的有效成分作用到肌体的某个器官而导致的。
其次,中成药大量的生产,必然降低中医使用汤药进行辨证论治的特色,导致病人就象服用西药那样机械地服用中药,这也导致了人们认药不认医。
中药西制使得中医药的发展逐步走向了西化的道路,尤其是国家在受到经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不断地从政策上和资金扶持上推动中药西制往前发展,这就加快了中医的异化与消亡。
本文原创,转帖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http://hexun.com/jingxiuyuan/default.html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