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走了,顿时失落,先是剃发为尼,然后悄然离去.她不像其他明星那样张扬、炫耀,而是选择沉默与安静。在这样一个人人争相出名而喧闹的时代里,她恰恰背道而驰。然而,沉默的声音是大于喧嚷的,沉默的力量却是满有张力的。在拥有了常人羡慕的名利的她,选择退出,选择沉默,是标新立异?或是本身就有着鹤立鸡群的品性?我宁愿相信后者。
陈晓旭扮演的黛玉引领了以七十年代生人为主的一代人的审美情趣,在那个文化荒芜的时代里,《红楼梦》成为多少百姓茶钱饭后的余味,黛玉的形象,成为多少好男儿的梦中情人。如今,依然是文化荒芜,只是滋长了更多的杂草而已。杂草的滋长,早已破坏了我们鉴别麦子,欣赏麦子的能力。我们在杂草丛中,并努力的拔些杂草来遮羞,生怕被人看到我们无知的真像。
陈晓旭似乎是为演林妹妹而出生的,当这个时代宣扬狼性,急匆匆的、迫不及待的去做爱上羊的狼的时候,弱柳扶风、孱弱如羊的林妹妹自然会退出人们的视线,人们不在需要林妹妹,不在能看到孱弱的美。林妹妹死了。陈晓旭离开了。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我怀念林妹妹葬花的情怀,这个张扬躁动的时代里,我祭奠林妹妹低沉的哭泣,这个惟利是图的年代里,我感动于她的真挚情怀。
陈晓旭走了,带走了多少人的梦想,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怀。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面对的是选秀,面对的是超女,一夜成名督促着多少人投身“艺术”,所以,我们选不到那个低沉的,安静的,为花落泪的林妹妹。
仅以以上的话,作为纪念,谢谢你晓旭,即使在杂草丛生的荒原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朵静默的小花,它自然的开放,悄悄的随风逝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