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2022-06-08 14:59:23)
标签:

杂谈

时尚

历史

分类: 伯伯随逛随拍

魔都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城市建设已经逐渐彰显魔都文化的特色。

魔都有文化、工业、殖民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城市改造和拆建还原做的不错,开发保护同步。

春节唯一一个晴日,沿着复兴路自重庆南路往西开启文化之旅,沿途思南书局、文化广场、上海大戏院、明圆美术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黑石M+以及聂耳铜像、柯林故居、白杨故居、言慧珠旧居等。整条复兴中路和复兴西路多处老洋房一般建于1920年时代,沿线还有卢湾第二中心小学、徐汇第一中心小学、位育中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等名校,文化气息浓郁深厚。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聊聊黑石吧,因为黑石公寓才有的黑石M+,“幸福集荟·黑石”打造为魔都的城市文化客厅,十里洋场的古今上海人物在这座以音律构建的记忆城堡相逢。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黑石公寓名字来自我们的英文直译,因为是它的业主兼设计师是一个叫Blackstone的美国传教士,所以名字“布莱克·斯通”的单词直接翻译成“BLACK+STANE”黑石,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该建筑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石石材而得名,也成就了它的知名度,不得不点赞上海人的腔调。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黑石公寓建于1924年,六层高钢筋混凝土的巴洛克折衷主义风格建筑,这位黑石先生不仅在打造一所公寓,而是在他的公寓里配备四季恒温游泳池、餐厅、舞厅、网球场和电梯,大楼顶层的屋顶花园可以俯瞰大半个租界,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好公寓”。临街主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的三段式格局,横五纵三划分,完美对称的建筑设计以及脚下马赛克地砖,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强调历史感的责任,在修建时整旧如旧按原貌复原的。北洋时期的熊希龄和民国才女毛彦文曾是在黑石公寓度过了2个月的新婚时期,上世纪40年代,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1926年由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发起的男女平权问题讨论会,80年代,公寓与徐汇房管局办公楼相邻,也变为中国最早的民间房地产中介市场。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黑石M+街区定位为上交音乐厅的配套,复兴路的入口和内部庭院开放空间成为建筑群落的中心,通过带雕塑的水景风景元素的植入,提升了街区的文化性和公共性。室内空间则融入海派历史符号和当代艺术语言,整体建筑与空间环境体现出既经典摩登、又清新时尚的新海派风貌,将这座低调百年、网红百年的黑石品牌落到城市更新的精要处,构建“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和谐”。周围坐落着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博物馆等众多同音乐相关的机构,很多音乐人和音乐主题工作室栖身黑石公寓周边。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公寓一楼就是音乐主题书店,半圆弧穹窿顶下,一条纵深的走廊两侧各有洞天,一扇扇连着不同方向的神秘门洞,仿佛在等待你开启和发现未知的世界。文艺书店、创意法餐、网红咖啡厅……第一波曝光的新店,就已经很让人惊喜了!集荟划分了7个主题,你总能找到一个喜欢的角落。

公寓二楼的No2A艺术空间,创始人设想的“有烟火气息的艺术”让人感觉不同。2018年入驻后艺术空间开设过许多精彩的独立展览。

公寓三楼36室,熊希龄与毛彦文新婚居所现在是由LITCHI 体验咨询公司自持运营体验空间,聚合了展览、音乐和舞蹈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与各种艺术家合作旨在复兴黑石公寓。

公寓六楼的超大露台上,藏着一间文艺唯美的画室Deer Art Lab,素描,油画,水彩,装置艺术,陶瓷彩绘,店主小鹿亲手打造了这个可爱的小世界,如今已坚守了快5年。

M+ Hotel是街区内的一幢建筑是精品酒店,灰色外立面有着和黑石公寓的同款神秘,高达15米的玻璃幕帘与绿植墙面浑然一体。“M”指Music,“+”与“家”同音也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用音乐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建立联系。酒店一侧的流金塔是黑石街区内一个新的打卡地标。就连每层的走廊都有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演奏会的现场照片,以乐器为主题创作的抽象画等,24间客房以音乐、书籍、旅行为主题设计,同样以Art Deco风格装潢演绎了百年公寓的风采。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魔都行走打卡-黑石公寓

Drops咖啡工作室,魔都时尚街区自然不会没有咖啡元素,这家利用曾经的室内泳池改造而成的咖啡店,墨绿色墙面搭配同色皮椅,加上木质风装饰,老店在武康路,现在的空间宽敞了不少,怀旧感和文艺感可以满足对魔都的憧憬和文艺情结,不言自明的一种魔都风情,时髦感与氛围感违和并有趣地融合。

黑石M+绝对是魔都最期待的生活方式街区,+则代表了无限的可能。从建筑外观到室内,都是典型的Art Deco设计风格,这个新的打卡地倒是一个不错的staycation选择。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人的喜悦
后一篇:还说出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