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逝的“本鸡”

(2009-02-07 10:22:01)
标签:

美食

姑妈

速冻饺子

咬劲

胶东

请同事们吃饭,在一家专门做农家菜的餐馆里。我与太太很想与这些“80后”拉近一下关系。菜是我太太点的,有餐馆的招牌菜“临安土鸡”。

土鸡很好吃,勾起我们小时候的很多回忆,“这鸡真鲜!”我太太说到。 我答到:“是呀,看这汤,这颜色,黄黄的。我一直觉得现在的鸡没我们小时候的好吃,原以为是嘴刁了,其实还是鸡变了呀。” 然后我招呼同事们“你们也吃呀,这不是农场养殖的呀。很不错。。。”

就餐进行时,大多同事都不动筷。 “觉得不好吃吗?”我问到。 “还是小抄好”, “还是烤鸡好”。。。我奇怪道:“本鸡还是炖汤好一些呀。”同事们不语,过一会,一人说道:“我们都觉得一样”。其他人点头赞成。。。

春节,到我姑妈家拜年,我们老家是山东,当然“好吃不过饺子”。 家中的老传统,是自己杆皮,自己做馅的。饺子用的是“死面”,馒头用的是“活面”,饺子的皮要有咬劲才是。但自从母亲过世后,我们自己包饺子是越来越少。近10多年,基本还是吃速冻饺子为主。

在姑妈家吃的饺子,是姑妈自己做的。但当咬了第一个饺子的时候,心里却咯噔一下。这饺子怎么有些怪,这饺子皮这么有咬劲?回过神后一想,这不就是过去的饺子嘛!皮杆的结实呀。 吃速冻饺子吃多了,口味都变掉了。

杭州的楼外楼,据说有几道古法烹饪的菜肴。如叫花鸡,东坡肉,西湖醋鱼。。。但一般本地人去的还是少,大家还是喜欢去新餐馆(对杭州人而言,楼外楼是外地人去的酒店,就如同老上海说:“乡下人逛南京路,上海人逛淮海路”。)。

人的口味速度变化之快,是惊人的。上一代热衷的美食,到了下一代可能已经消逝。

就如同姑妈给我念叨的“胶东火烧”,即便我在网上找,也只在台北找到那么一处小店铺卖。而大陆似乎已经没地卖这“胶东火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的流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