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宣传
(2009-02-05 10:40:55)
标签:
农民工衬衫rmbusd纺织业中国杂谈 |
有一美国客户,三年前就要与我做一个项目(当时退税是17%),后来几几歪歪的就一直没有下文,前期突然又与我联系,说是要重新启动该项目了。
但价格依然要三年前的美元价格。
我跟他说,不行呀,三年前的汇率是8。05RMB/1 USD,现在是6。80RMB/1
USD。而且你还好考虑其他的变因,如退税(现在退税是13%)。
客户说,不对呀,报纸上宣传,中国政府提高退税率了,怎么是降低呢?
我苦笑道,因为我们政府没跟你说,07年下半年,他们害怕经济发展过热,曾经给我们降过退税率(降到9%),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涨回来呢。
想想好笑,这鬼佬被误导的不轻呀。
当初,07年下半年,08年上半年,大家都觉得日子不好过了。但却宣传形势一片大好。所有的官方措施都是抑制发展的。当时就有客户跟我说:“这哪是在踩刹车,这简直就是致人死地嘛,打残了,再想让企业恢复过来就没那么容易了。”现在看来,至少纺织业是被打残了。
当时“8亿衬衫换飞机”的说法,让大家都挺热血的。
好像改革这三十年,大家都去做衬衫了。中国人没飞机制造能力,全是衬衫闹的。
但要去做飞机,不是靠2000万农民工就可以的(最近统计,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
现实的问题是,这2000万成年农民工,培训一下是可以做衬衫的,而却不可能做飞机。
中国没有大飞机的历史,不是8亿衬衫造成的,而是某些决策层在80年代犯的错误。
2000万农民工只能做衬衫,这也不是纺织业的罪孽,是中国的国情所导致的(经典说法)。
前些天,听到的新闻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今天又听到“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宣传。看来自主创业是容易的,每个找不到工作的
应届大学生,从田里出来的农民工都可以做的。我们中国人中“老板是容易的,是剥削的”
概念,看来真是根深蒂固,是呀,这么容易的事情,这么会想不到?而要被人指出路呢?
早些年,听一些老板骂员工道:“老子用身家性命博,哪禁得起你给我败!!!”。
觉得,这些老板至少创业思路还清晰。只有准备好了,才可能去博。
但问题是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准备好去博了吗?
前一篇:危机中的TO BE问题
后一篇:教育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