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启示
(2008-12-25 09:46:23)
标签:
启示东南亚经济生意圈中国杂谈 |
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美国区的客户群几乎全线溃败。欧洲区的常规订单客户自九月份后,销售额急速下跌,坏帐也在增加。2009年比2008年还要艰难的说法,至少在09年三月份以前已成定局。
心情从开始的慌张,不解,沮丧,到目前却平静下来。渐渐的觉得,其实这经济危机来的是有必要的。
自90年代进入外贸行业,师父就老是说,“中国持续发展这么多年,应该要来经济危机了。”但即便是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也没有动摇中国前进的步伐。在大家都认为发展速度到了极限时候。中国加入WTO,使整个经济又开始加速。03年的SARS,也是外冷内热。(外商来的少了,但订单并不少),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往往能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
在这期间,可以说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本人属于胆小的,可能启蒙的师父胆小,也可能与本人性格有关)。生意圈内,到处都在说“做大,做强。”
各种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如 ISO9000,
6SEGMA,ERP。。。。生意朋友在一起聊天时候,如果销售额上不了亿,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如你明确表示不想做大的话,几乎所有的人(生意人,政府官员)都会认为你是“竖子,不可教也。”乐观情绪持续了近二十年。
但现在,危机终于来了。
首当其冲,是那些大企业。本行业几个产值过10亿的工厂几乎全线崩溃(政府在接盘)。而那些中型企业
(4000万美元以内的),日子艰难,但还可以维持。反倒是小型企业,如果注重产品创新的化,活得都还滋润。
现在大家开始说:"公司还是不要做大的好,费用高,风险太大了。”终于,大家开始
终于思考风险问题了,及为什么要做公司了?做大做强是公司的目的吗?
早几年,在生意的“抢板凳”游戏中,由于风险过大,我早早退出了与大超市合作的生意。
在与国外中小客户接触中,却渐渐的领悟了如下道理:"如你将公司做为生活的主要部分,
也就是想成就事业,希望改变一大群人的生活(无论是好,是坏),那做大做强是必须的
(就必须要做成一颗大树)。如你将公司做为生活的一小部分,其目的只是“安和乐利”
(这是台湾的曾仕强教授观点,出处“安贫乐道”),也就是尽可能让你周围的人快乐,
(员工,家庭),然后有一些利益就可以了。却往往比较容易成就“百年企业”。
(大家不高兴,员工,客户不安稳,即便老板竭力维持,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树倒猢狲散”的命运)。
小企业,只要把公司做为家庭来运作的,有亲和力,老板勤于检查,督促工作,不见得一定要非常现代化的管理。在危机面前,往往可以低头躲过。
此次危机,很多企业主已经在思考这问题。相信危机过后,会有很多小企业能够成为真正的百年企业(前提还有要政局稳定,只是经济危机的话,很多企业会思考的)。